九卿陂
又称菏泽、龙池。在今山东定陶县东北。《史记·夏本纪》:“导菏泽。”《正义》引《括地志》:“菏泽在曹州济阴县东北九十里定陶城东,今名龙池,亦名九卿陂。”
又称菏泽、龙池。在今山东定陶县东北。《史记·夏本纪》:“导菏泽。”《正义》引《括地志》:“菏泽在曹州济阴县东北九十里定陶城东,今名龙池,亦名九卿陂。”
①黄河支流。在今山西省中部。源出宁武县管涔山,经太原市南流到新绛县折向西,在河津市西入黄河。《山海经·北次二经》:“管涔之山,其上无木而多草,其下多玉,汾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汉书·地理志》 太原郡
在今河南登封市西。《方舆纪要》卷48登封县:三阳宫“在县西二十里石淙山。武后圣历三年建。自是数幸焉。长安四年毁”。
在今四川广安县西二里。《舆地纪胜》卷165广安军:秀屏山“即军治所倚,峭壁森耸,草木丛茂,宛若屏障,故名”。
一名布射山,又名飞布山。在今安徽歙县北二十里。《三国志·吴志·贺齐传》:“歙贼帅金奇屯安勒山。”《元和志》卷28歙县:布射山“一名勤山,在县北二十里。《吴志》:歙贼金奇万户屯于此”。
又名千金渠。原围绕汉魏洛阳城(今河南洛阳市东北白马寺东)四周。传说周公所凿。东汉初王梁、张纯相继自今洛阳市西筑堰穿渠引谷水东流,经汉魏洛阳故城,至今偃师市东南入雒水,以通漕运。《水经·谷水注》:“《洛
明洪武七年 (1374) 改黄平府置,属播州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黄平县西北四十里旧州镇。万历二十九年 (1601) 改为黄平州。明洪武七年(1374年)改黄平府置,治今贵州省黄平县西北旧州。属播州宣慰
十六国后赵置,属兖州。治所在东燕县(今河南延津县东北)。后改属洛州。北魏废。东晋初置,治东燕县(今河南延津县东北)。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延津县、滑县等地。北魏废。
即今青海玛多县西部之扎陵湖。《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 查灵海 “在黄河源鄂敦他拉之东,广二百余里。东西长,南北狭,黄河亘其中而流,湖水色白而形长”。
隋初建,为唐长安城 (今陕西西安市) 太极宫宫殿之一。其地位仅次于三大殿。《旧唐书·太宗纪下》: 贞观五年 (631) 九月,“赐群官大射于武德殿”,即此。
在今浙江临安县西玲珑山上。《清一统志》引咸淳《临安志》:玲珑山“两山屹起,盘曲凡九折,上通绝顶,名九折岩”。即今浙江省临安市西玲珑山绝顶,盘曲凡九折,故名。宋苏轼《登玲珑山》诗:“三休亭上工延月,九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