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乌兰县

乌兰县

①北周置,属平高郡。治所在今甘肃靖远县西南(一说在今会宁县西北)。后废。

②唐武德九年(626)置,属会州。因乌兰山得名。治所在今甘肃靖远县西南(一说在今会宁县西北)。唐末废。


(1)古县名。北周武帝置,治今甘肃省榆中县东北。属平高郡。隋属会宁郡。唐属会州。广德后地入吐蕃。(2)今县名。在青海省东北部,柴达木盆地东北缘。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面积1.07万平方千米。人口10.2万。辖3镇、2乡。县人民政府驻希里沟镇。1917年属都兰理事辖(驻都兰寺)。1931年属都兰县。1936年都兰县治移希里沟。1951年移治察汗乌苏。1950年为都兰县第一区(希里沟区)。1958年从都兰县部分地区析置茶卡工作委员会,驻希里沟。1959年撤销工委,设乌兰县。乌兰,系蒙古语,意为“红色”。因境内“乌兰布拉格”即“红水泉”得名。隶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州。1963年改属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1985年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1962年德令哈县撤销并入。1988年又从县城西部析置德令哈市。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缘。是一个四周环山的山间盆地,多河流、湖泊。有茶卡盐湖、柯柯盐湖。属大陆性高原气候。农牧业发达。农产春小麦、青稞、蚕豆、豌豆、油菜籽和蔬菜。畜产改良半细毛羊、牦牛、骆驼、黄牛、山羊。有藏羚羊、猞猁、麝、鹿、盘羊、黄羊、熊、雪鸡、石鸡、野鸭等野生动物,并产雪莲、大黄、锁阳、冬虫夏草、枸杞、麝香、鹿茸、熊掌等药材。特产紫皮大蒜、枸杞、旱獭皮、山羊绒等,尤以白山羊绒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矿产有铁、锰、锂、钨、锌、池盐、碱、芒硝、长石、硅石、云母、石灰石、白云石、蛇纹石、石墨等。工业有电力、造纸、采盐、建材、汽车修理、粮油加工、副食品加工等。为“三北”防护林建设的重点建设县之一,大部地区已田成方,林成园。青藏铁路(在建)和青新、青藏公路经此。古迹有希里沟古城、都兰寺。


猜你喜欢

  • 定结宗

    即今西藏定结县东北定结。清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18: “西番 (藏) 语: 定,岛也。结,长也。水中有山,山上建城,故名。” 1960年与康巴宗、金龙谿合并设定结县,驻江嘎。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

  • 李村镇

    即今河北黄骅市西北李村乡。清设李村巡司。民国初设县佐于此。(1)在河北省鹿泉市北部。面积65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李村,人口 3930。原名里村,后改今名。1953年设镇,1958年改公

  • 小金门海

    在今广东台山市西南上川岛与下川岛间海面。《清一统志·广州府一》:海,“《旧志》:新宁县西南二百里为寨门海。……迤东至下川山南,曰大牌海。又东至上川山右,曰小金门海。诸夷入贡,遇逆风则从此进”。在今广东

  • 即北屈。春秋晋邑,在今山西吉县东北二十一里。《左传》: 庄公二十八年 (前666),晋外嬖梁五与东关嬖五言于献公曰: “蒲与二屈,君之疆也。” 指此。同书僖公二年载: “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

  • 落恐甸长官司

    明洪武中置,属临安府。治所在今云南红河县西南洛恩。清嘉庆年属石屏州。1933年废入石屏县。明洪武年间置,治今云南省红河县西南落空,属临安府。1911年后废。

  • 沿台 (臺) 山

    在今贵州惠水县南百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121定番州: 沿台山 “在 (木官) 里寨西三里”。

  • 来安集

    即今江苏泗阳县东二十里来安乡。《清一统志·淮安府二》 “众兴集”条下引《册说》谓“二十里至来安集”。

  • 掖山

    即今山东莱州市东二十里之大基山,为掖水所出之山。《魏书·地形志》 东莱郡掖县: “有掖山祠。” 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7谓大基山西岩之先天观即古掖祠。可证大基山即古掖山。

  • 回龙江

    ①在今广西陆川县北。明万历《广西通志》卷5陆川县:回龙江在“县北十五里。桥林、高岭二水合流,出新仓,通廉州”。②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二十里余。《方舆纪要》卷121定番州:回龙江“在(金石番长官)司东南,

  • 北绛郡

    北魏孝昌三年(527)置,属唐州。治所在北绛县(今山西翼城县东南二十里北绛村)。辖境相当今山西翼城县地。建义元年(528)属晋州。隋开皇初废。北魏孝昌三年(527年)置,治北绛县(今山西翼城县东南北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