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南湖。在今浙江嘉兴市南。《舆地纪胜》卷3: 鸳鸯湖 “乃郡之南湖也,湖多鸳鸯,故以名之”。或以两湖相连如鸳鸯而得名。湖中有烟雨楼,为一郡之胜。宋苏轼 《过秀州赠钱端公安道》 诗: “鸳鸯湖边月如水
①北魏太和十一年 (487) 置,属恒农郡。治所在冶垆 (今河南陕县东南约九十里)。《寰宇记》卷6硖石县: 崤县 “取崤山为名”。北周属崤郡。隋开皇初属陕州,大业初废。义宁元年 (617) 复置,属弘
即沈岭。在今陕西周至县南。《元和志》卷2盩厔县: 姜维岭 “本名沈岭,在县南五十里。蜀后主延熙二十年,大将军姜维率众出骆谷,经沈岭”。即此。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都护暗沙。1935年公布名称为北毒蛇滩。1947年改名都护暗沙。
即唐渠。在今河北鹿泉市东北。《新唐书·地理志》 获鹿县:“东北十里有大唐渠, 自平山至石邑,引太白渠溉田。……天宝二年又自石邑(今石家庄市西南振头)引大唐渠东南流,四十三里入太白渠。”为大白渠之支渠,
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南三百里。汉龙勒县以山为名。《史记·大宛列传》 正义引《括地志》:“沙州龙勒山,在寿昌县南百六十五里。”按:唐寿昌县即今甘肃敦煌市西南破城子。
在今山西武乡县西北六十余里。《资治通鉴》: 唐会昌四年 (844),“ (康) 良佺弃石会关,退屯鼓腰岭”。胡三省注: “鼓腰岭当在潞州武乡县北。”古山名。在今山西省武乡县北。唐会昌四年(844年),
在今江西万年县东。《方舆纪要》卷85乐平县:仙鹤镇“接万年县界。旧置巡司,正德中移于万年县之荷溪”。(1)古镇名。在今江西省万年县南。明属平乐县。(2)今镇名。在广东省翁源县北部、滃江支流九仙水流域。
①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百十里潮河西岸上甸子乡东北。清 《日下旧闻考》 卷141: 潮河 “由喀喇河屯入古北口,经柳林曲至南天门,四山环束,波流迅驶,每岁秋狝木兰,乘舆过此,例造正副浮桥以渡。南天门敕建
1935年1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由宁羌县析置,治所在关口坝(今陕西宁强县南关口坝)。以纪念中共鄂豫皖军委副主席、红二十五军军长蔡申熙烈士而命名。同年3月红军长征后废。旧县名。川陕苏区设。1935年1月由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