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齐县
唐天宝元年(742)改山茌县置,属临淄郡(后改齐州)。治所在今山东济南市西南丰齐集。元和十五年(820)并入长清县。
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山茌县置,治今山东省济南市西南。属齐州。元和十五年(820年)废入长清县。
唐天宝元年(742)改山茌县置,属临淄郡(后改齐州)。治所在今山东济南市西南丰齐集。元和十五年(820)并入长清县。
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山茌县置,治今山东省济南市西南。属齐州。元和十五年(820年)废入长清县。
明正统五年 (1440) 改思恩州置,属广西布政使司。治所在今广西平果县东北旧城镇。辖境相当今广西武鸣、马山、都安瑶族自治县及平果县东北部地。七年 (1442) 迁治乔利城 (今武鸣县北)。嘉靖七年
在今贵州毕节市东二里。《明一统志》 卷88毕节卫: 响水河 “在卫城东。悬崖飞瀑数十仞,有声如雷,下注成河”。《方舆纪要》 卷123毕节卫指挥使司: 响水河 “ 《志》 云,河源有三,合流为一,南入落
1913年改沪定桥委员置,属边东道。治所即今四川泸定县。以泸定桥为名。次年属川边特别区。1939年属西康省。1955年属四川省。在四川省西部。属甘孜藏族自治州。面积 2164.4 平方千米。人口7.7
指厨谷山中。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南。《周书·异域·氐传》: “世宗时,兴州人段吒及下辩、柏树二县民反,相率破兰皋戍。氐酋姜多复率厨中氐、蜀攻陷落丛郡以应之。”
即阳。战国魏邑。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水经·济水注》 引 《竹书纪年》: “郑侯使韩辰归晋阳及向。二月,城阳、向。更名阳为河雍。” 即此。
①即南京城。在今辽宁辽阳市北。《辽史·地理志》:契丹天显三年(928)升东平郡为南京。“城名天福,高三丈,有楼橹,幅员三十里。八门:东曰迎阳,东南曰韶阳,南曰龙原,西南曰显德,西曰大顺,西北曰大辽,北
隋开皇初改秣陵县置,属陈州。治所即今河南沈丘县。大业初属淮阳郡。唐属陈州。北宋属淮宁府。金属陈州。蒙古至元二年 (1265) 废。后复置。明宣德三年 (1428) 移治殄寇镇 (今项城市南老城)。清属
①即今陕西镇安县南青铜关。《舆地纪胜》 卷189金州: 洵阳县有青风关。《清一统志·兴安府二》 引 《旧志》: “清风关在洵阳县北一百五十里,接镇安县界,即青风之讹也。俗又名青铜关。”②亦名清风阁。即
金置,属密县。在今河南新密市东南。
一作悯忠寺。即今北京市宣武区西法源寺后街之法源寺。《辽史·地理志》:宋王曾上契丹事曰:幽州“有闵忠寺,本唐太宗为征辽阵亡将士所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