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两路口

两路口

①即今湖北武穴市北五十里两路乡。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广济县(治所在今县北梅川镇)南有“两路口”。

②即石陂镇。在今湖南桂阳县南。《方舆纪要》卷82郴州:石陂镇“州西八十里。一名两路口。山径险阻,有巡司戍守,与桂阳州临武县接界。正德十二年,讨‘乌春贼’,副使恽巍等驻兵两路口,为诸军策应,是也”。

③即今四川重庆市渝北区驻地两路镇。清道光《江北厅志》卷2:两路口“去城四十五里”。1940年至1944年为江北县治所。1965年江北县又迁治此。


集镇名。在湖南省洪江市中北部。属硖州乡。人口500。黔怀、黔会公路相交于此,故名。地处县东交通要冲。产稻、柑橘、楠竹、木材等。有渔场。附近有五代峡州新城遗址。


猜你喜欢

  • 高坡

    一名高陂。即今福建永安县东北六十二里高陂乡。明正统中置太平巡司于此。

  • 柳追和城

    又称柳追和都督城。唐南诏置,属开南节度。即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南诏后期属银生节度。宋大理废。

  • 僧加剌

    即师子国。或译作僧伽罗、僧诃罗、僧伽喇。即今斯里兰卡。元汪大渊 《岛夷志略》: “僧加剌, 叠山环翠, 洋海横。”

  • 龙泉

    ①在今北京市平谷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1平谷县:“龙泉在县东南十里,成祖尝驻跸于此,饮水而甘,赐以今名。”②在今河北曲阳县北。《方舆纪要》卷14曲阳县:“龙泉在县北五十里。突出地中,渊涵停蓄,流入唐

  • 恩乐

    即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东北恩乐镇。民国时设县佐。

  • 希拉卓噶珊

    又作西而木噶山。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东岸索菲斯克东北。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皇舆全览图》:黑龙江下游乞儿必西附近有“西而木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乾隆内府舆图》黑龙江下游有“希拉

  • 巫峡

    在今四川巫山县东,为长江三峡之一。《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径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江水历峡,东径新崩滩,其间首尾一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

  • 白水港

    又名白水湖。在今江西九江市东,通大江。《方舆纪要》卷85九江府: 白水港“今亦曰白水湖,水溢成湖,水落为港”。清时设把总驻防。即“白水浦”。

  • 善稻

    即善道。春秋吴邑。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北。《公羊传》 作 “善稻”。即“善道”。

  • 金宝堡

    亦作金宝顶堡。明隆庆五年 (1571) 置,在今广西阳朔县西四十里金宝乡。《明史· 郭应聘传》: 万历初,廖金滥等起事,总兵官李锡 “以阳朔金宝岭贼近,欲先灭之”。即此。清设游击驻防。在今广西壮族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