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两广

两广

①总督名。明景泰三年(1452)置,成化元年(1465)兼广东、广西巡抚,驻梧州府(治今广西梧州市)。嘉靖四十五年(1566)总督只兼巡广西,驻肇庆府(治今广东肇庆市)。隆庆三年(1569)又置广西巡抚,除兼职。四年,罢广东巡抚,改为提督两广军务兼理粮饷,巡抚广东。万历三年(1575)仍改总督,加带管盐法。清顺治元年(1644)置广东总督,驻广州府(治今广州市),兼辖广西。十二年,徙治梧州府。康熙二年(1663)别置广西总督,总督移驻廉州府(治今广西合浦县)。三年,复合为一,移驻肇庆府。后或分或合,十二年仍为两广总督。民国废。

②地区名。又作二广。即今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宋史·哲宗纪》:元祐七年(1092),“罢二广铸折钱”。《元史·世祖九》:至元十九年(1282),“诏两广、福建五品以下官,从行省就便铨注”。


地区名。广东、广西的合称。与“两粤”同义。宋分岭南道为广南东路、广南西路,合称“两广”。《宋史·宁宗纪》:开禧三年(1207年)五月戊寅,“用四川宣抚司奏:吴曦党人张伸之等一十六人除名,编配两广及湖南诸州”。元广东、广西各置宣慰使司等官,亦通称“两广”。《元史·世祖纪》:至元二十年(1283年)二月戊子,“定两广、四川戍军二、三年一更”。明、清置两广总督。“两广”一名沿用至今。


猜你喜欢

  • 赵照渠

    在今河北冀州市东。《新唐书·地理志》冀州信都县: “东二里有葛荣坡。贞观十一年 (637),刺史李兴公开,引赵照渠水以注之。”今堙。

  • 酉酬镇

    又名酉筹溪口场。即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北酉酬乡。清同治《酉阳直隶州志》卷4:酉筹溪口场在“治东一百五十里”。在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部。面积206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酉酬

  • 方岩山

    在今浙江永康市东三十二里方岩镇南。《方舆纪要》卷93永康县:方岩山“高二百丈,四面如削,驾飞桥石梯而登绝顶,二岩相峙为关,上有亭曰透关亭, 自亭而入,地皆平衍,约数百亩。中有池,池侧又有井、岩、石、泉

  • 哈家嘴

    即今甘肃永登县东南树屏乡驻地。其地产盐,有红、白二色,称为哈盐。民国时设哈家嘴产盐局。

  • 缑山

    即缑氏山。在今河南偃师市南缑氏镇东南。唐岑参早年居少室时曾移居于此,作有 《缑山西峰草堂作》 诗。古称缑氏山、覆釜堆、抚父堆。在河南省偃师市南。东西长1千米。山体为红砂岩。海拔308米。山上有武则天手

  • 定平砦

    北宋政和三年 (1113) 改王家砦置,属任丘县。在今河北任丘市西。金废。

  • 白水驿

    即今甘肃平凉市东白水乡。北临泾水,为往来孔道。《清一统志·泾州》:白水驿“有驿丞,今裁”。

  • 庆忌塔

    在今浙江杭州市少年宫附近。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卷8:“昭庆寺之北为庆忌塔。”系葬春秋时吴王僚子庆忌处,宋改为丰储仓。

  • 吕洪山

    即吕翁山。在今辽宁锦州市南。《清一统志·锦州府一》:吕翁山“在锦县(今锦州市)南十里,一名吕洪山”。

  • 宁安营

    清雍正八年(1730)置,属泰宁协。治所在灵雀寺(今四川道孚县)。十三年(1735)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