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山
在今山东日照市东北。《方舆纪要》卷35日照县:丝山在“县东北二十里。山形陡绝,悬溜侵崖,如丝缕然。丝水源于此”。
在今山东日照市东北。《方舆纪要》卷35日照县:丝山在“县东北二十里。山形陡绝,悬溜侵崖,如丝缕然。丝水源于此”。
即安门。汉长安城南面中门。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西张村。《三辅黄图》 卷1: “长安城南出第二门曰安门,亦曰鼎路门。”
即今安徽霍山县东山王河村。旧属六安县。清同治《六安州志》卷5:“山王河,州南九十里。”
①西汉置,属安定郡。为属国都尉治。治所在今宁夏同心县东北下马关镇北红城水古城。东汉末废。②北魏太延二年(436)置,属新平郡。治所在今陕西旬邑县西二十八里。西魏大统十四年(548)移治今彬县西北十五里
即今安徽巢湖市东北半汤镇。清道光《巢县志》卷8:有半汤铺。在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东部、汤山西南麓。面积44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半汤,人口1.1万。因汤山有冷、热二泉,汇合后炎凉参半,故名
在今四川安县西。《清一统志·绵州》:茶坪河 “在安县西。《旧志》: 源出县西北千佛山,东南流七十里至县西南合苏包河,又东南二十里入绵州界,至州南合涪江”。
在今云南红河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15思陀甸长官司: 思陀山 “在司治 (今县西南大新寨) 东。山顶平夷,有思陀寨遗址”。
清雍正二年 (1724) 改凉州卫置,属甘肃省。治所在武威县 (今甘肃武威市)。辖境相当今甘肃武威、永昌、民勤、天祝、古浪、永登等市县地。1913年废。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凉州卫置,治武威县(今
在今山东无棣县西北二十里。《汉书·功臣表》: 元封三年 (前108) 韩陶以朝鲜降将封荻苴侯,即此。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35谓 “今讹为龙且城”。
即加玉宗。今西藏隆子县东南加玉。
在今湖北石首市南。《方舆纪要》卷78石首县:田坪址湖在“县南四十余里。……掌于河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