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阳城

东阳城

①在今山东青州市阳水北。《晋书·地理志》:慕容超为刘裕所灭,“留长史羊穆之为青州刺史,筑东阳城而居之”。《水经·淄水注》:“阳水又东径东阳城东南。义熙中,晋青州刺史羊穆之筑此。以在阳水之阳,即谓之东阳城,世以浊水为西阳水故也。”北齐始移益都县治此。隋在阳水之南另建南城,以此城为北城。金天会中颓废,县治移于南城。东晋、南北朝时历为青州、齐郡治所。隋以后历为青州、北海郡治所。宋为京东东路、金为山东东路治所。

②即今河南邓州市东北六十里穰东乡。汉为穰县之东阳聚。《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三年(27),“建义大将军朱祐率祭遵与延岑战于东阳,斩其将张成”。

③即今四川重庆市西北嘉陵江东岸东阳镇。《舆地纪胜》卷175重庆府:古东阳城“在巴县西一百里。《旧经》云:齐建武元年割巴县置东阳郡”。


(1)古城名。本汉穰县之东阳聚。在今河南省邓州市南。东汉建武三年(27年)朱祐等于此击破延岑于此。(2)集镇名。在江苏省盱眙县东部,东与安徽省接壤。属马坝镇。人口800。为原东阳乡人民政府驻地。据《盱眙县志》记载:秦代为东阳县治所,故名。东晋后逐渐荒芜,今存土筑城垣。产稻、小麦、玉米、甘薯、棉花等。有电子仪表、钢门钢窗厂和采石场等。有公路通县城。古迹有秦、汉东阳城遗址和汉古墓群。


猜你喜欢

  • 都唐县

    又作都篖。西晋太康二年 (281) 在原都梦县地置,属兴古郡。治所在今云南文山县境。东晋永和三年 (347) 后改西安县。古县名。西晋太康二年(281年)置,治今云南省文山县境内。属兴古郡。南朝宋废。

  • 三阳坑

    即今安徽歙县东北七十七里三阳乡。民国《歙县志》附图:县东北有三阳坑。集镇名。在安徽省歙县东北部、昌源河上游。三阳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900。传古代有三只羊停此坑中,主人信为吉兆,定居于此,得名三羊坑,

  • 蒙武河

    又作蒙古街。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大彼得湾西岸。清属宁古塔副都统。曹廷杰 《西伯利东偏纪要》: “蒙古街即蒙武河,为绥芬海口西北之支河,在三岔口正南二百余里,东北距虾蟆塘俄镇二百余里。” 清咸丰年间被俄

  • 曲水宗

    在今西藏曲水县东北曲水镇。藏语意为水沟。清乾隆《西藏志》:自藏由江孜一路至后藏札什隆布路程,“西藏七十里至业党,四十里至降里,五十里至曲水”。1960年与协荣、聂当等谿合并设曲水县,驻雪村。原西藏地方

  • 大桥墟

    ①即今广东曲江县东北大桥镇。清同治《韶州府志》卷11曲江县有“大桥墟”。②即今广西钟山县西南三十里回龙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昭平县图:东北有大桥墟。

  • 灵州县

    西汉惠帝四年(前191)置,属北地郡。治所在今宁夏吴忠市北。《汉书·地理志》 师古注:“水中可居者曰州。此地在河之州,随水高下,未尝沦没,故号灵州。”《后汉书·西羌传》:元初三年(116),“度辽将军

  • 富屯溪

    闽江中源。在今福建省西北部。源出武夷山,东南流经邵武、顺昌等市县,至沙溪口汇沙溪,在南平市和建溪汇合为闽江。长255公里。河床比降大,水急滩多,有 “一滩高一丈,邵武在天上” 的谚语。《方舆纪要》 卷

  • 明堂山

    在今山东平度市东北四十八里。《隋书·地理志》: 胶水有明堂山。《寰宇记》 卷20胶水县:明堂山,“ 《齐记》 曰: 卢乡城东三十里有明堂山,与巨青山连,出乌头天雄”。

  • 砀山

    即今河南永城县北六十里芒砀山。《史记·高祖本纪》: 秦始皇东游,“高祖即自疑,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清一统志·归德府》: 砀山“在永城县北八十里。与江南砀山县接界。亦曰宕山”。今芒砀山主峰

  • 盘沿港

    在今广东惠东县东南黄埠镇南盘沿。清康熙时建炮台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