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安水
在今广西苍梧县东北,南流入广东封开县,注入西江。《方舆纪要》卷108梧州府苍梧县:东安水“在府北四十里。东南流入广东封川县界,注于大江”。
在今广西苍梧县东北,南流入广东封开县,注入西江。《方舆纪要》卷108梧州府苍梧县:东安水“在府北四十里。东南流入广东封川县界,注于大江”。
①在今河北抚宁县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17卢龙县: 青山口 “桃林口东第四关口也”。为戍守要地。《明史·戚继光传》: 隆庆初,“寇入青山口,拒却之”。②在今河北内丘县西南二十五里。《资治通鉴》:唐光
元至正七年 (1347) 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西南七十六里整董。辖境约当今云南江城、勐腊两县及景洪市之间的部分地区。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废入车里军民府。元至正七年(
即今四川简阳市南新市镇。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89简州: 新市铺 “在州南二十里”。
在今山西右玉县北四十四里右玉城镇。唐开元中置定边军于此。明洪武二十六年 (1393) 置定边卫,永乐元年 (1403) 废。
即今河南遂平县西南四十里文城乡。《资治通鉴》:唐元和十二年(817),“吴秀琳以文城栅降于李愬”。又名铁城。在今河南省遂平县西南文城。《资治通鉴》:唐元和十一年(816年),唐邓节度使高霞寓败淮西兵于
唐武德三年 (620) 于泾县置,治所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三十里。辖境相当今安徽泾县地。八年(625) 废。唐武德三年(620年)置,治今安徽省泾县西。八年废。
即今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北大龙河。《方舆纪要》卷101连山县:大龙水“在县(治今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东北太保镇旧城村)北十六里大龙山下。下流亦入于湟水”。《清一统志·连山厅》:大龙水“在厅北十六里。《旧志
清雍正五年 (1727) 设,在今内蒙古陈巴尔虎旗西北。
即今陕西武功县西北四十里武功镇。北周建德三年(574)始置武功县于此。
即今吉林东辽县东、东丰县西北界山萨哈岭。为松花江支流辉发河与辽河上游东辽河 (克尔素河) 之分水岭。即“吉林哈达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