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安州
蒙古中统四年(1263)升安次县置,属大都路。治所在今河北廊坊市西旧州。明洪武元年(1368)降为东安县。
蒙古中统四年(1263年)升安次县置,治今河北省廊坊市西旧州。属大都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降为东安县。
蒙古中统四年(1263)升安次县置,属大都路。治所在今河北廊坊市西旧州。明洪武元年(1368)降为东安县。
蒙古中统四年(1263年)升安次县置,治今河北省廊坊市西旧州。属大都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降为东安县。
在今陕西平利县西七十余里。《明史·李自成传》:崇祯七年(1634),“自成等陷于兴安之车箱峡”。即此。
南齐于鞞县置,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北绛溪河北岸。《舆地纪胜》卷146简州:牛鞞戍“在州城内西岸。《元和志》:南齐于此置牛鞞戍”。后改为牛鞞县。
在今湖北黄梅县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76黄梅县:龙坪山“亦名凤平山。形势峭险,可以保御。宋戚方尝置寨于此”。
在今江西宁都县北。《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宁都县: 清音水 “源出东北天株山,过径步、钓峰、绵口、陈池、城口、崔坊,会王观渡诸处而入西江”。《清一统志· 宁都州》: 清音水 “在州北二十里。源出天株
旧称东田石。又名莲峰山。在今福建连城县东六里。山腰半山亭西岩壁上有元马周卿刻 “冠豸” 二字。旧称东田石。在福建省连城县城东侧。因山上有巨石屹立如古法官帽獬豸冠得名。又由于形似莲花,称莲花山。主峰五老
在今湖南岳阳市南。 《水经注》 谓之翁湖。《元和志》 卷27岳州巴陵县: “㴩湖, 一名翁湖,在县南一十里。《尔雅》 云: ‘河水决出还复入者为㴩。’ 《左传》: 定公四年
在今湖南桂阳县南。《方舆纪要》卷80桂阳州: 湖屯水 “在州南。《志》 云: 源出龙渡山之南,流经州东南五十里之湖屯市,因名湖屯水。折而东北流,经鹿头山,又东南流入郴州境,合于郴水”。
即今云南昭通市和大关县西之洒鱼河。《元和志》卷32曲州:“七曲水,在州西北三十里。”
旧名乌泥泾镇。即今上海市闵行区东华泾。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上海县西南有“华泾”。
在今吉林长春市南。《清史稿·地理志》:长春府:“东南十里堡达双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