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程聚
即春秋时程国。在今河南洛阳市东。《续汉书·郡国志》:河南尹雒阳“有上程聚”。
即春秋时程国。在今河南洛阳市东。《续汉书·郡国志》:河南尹雒阳“有上程聚”。
元至正间改龙州元帅府置,属广元路。治所在今四川江油市东北武都镇。明洪武六年(1373)改为龙州。
隋大业三年 (607) 改鄜州置,治所在洛交县 (今陕西富县)。寻改为上郡。隋大业三年(607年)改鄜州置,治洛交县(今陕西富县)。辖境相当今陕西省甘泉、富县、洛川、黄陵、黄龙等县地。寻改名上郡。
亦作青龙镇。北宋置,属阳山县。在今广东阳山县东。《清一统志·连州》: 青龙镇,“ 《县志》: 青龙镇在 (阳山) 县东三十五里”。古镇名。在今广东省阳山县东。北宋属阳山县。
在今福建宁德市西北。清雍正十二年(1734)置巡司于此。集镇名。在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西北部、第一旗山北侧。属虎浿乡。人口 5100。有畲族。山上石窟宽阔如堂,故名。西北部东宝山、白狮子有矽卡岩型铅锌矿
即今伊朗德黑兰市南卡泽龙。《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可咱隆”。
明洪武元年 (1368) 改桂阳路置,属湖广行省。治所在平阳县 (今湖南桂阳县)。洪武九年(1376) 改为桂阳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桂阳路为府,治平阳县(今湖南桂阳县)。属湖广布政使司。辖境
北宋置,属镇宁羁縻州。治所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熙宁八年(1075)废。古县名。北宋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属镇宁州。熙宁八年(1075年)废。
在今江西樟树市西南五十八里山前乡吴城。占地约4平方公里。1973年发现,1975年以来多次发掘。出土青铜器、石范、陶范、石玉器、陶器、原始瓷器等一千三百余件,其中刻划在陶瓷器和石范上的文字符号一百五十
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 置,在今新疆阿克陶县南。
①即今江苏吴江市南之烂溪塘水。《方舆纪要》 卷24苏州府吴江县: 烂溪 “在县西南四十里。北接莺脰湖,南受嘉兴、崇德、桐乡诸港之水,经湖州府之乌湖,分为东西二溪,流数里复合,引而东北,汇诸湖荡之水,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