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上东门

上东门

①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洛阳城东面北头第一门。汉曰上东门,魏、晋改为建春门。《后汉书·郅恽列传》:恽为上东城门侯,“帝尝出猎,车驾夜还,恽距关不开”。即此。

②汉魏洛阳城内宫城东门。《资治通鉴》:西晋永宁二年(302),齐王冏与长沙王乂相攻于洛阳城内,晋惠帝幸上东门,“矢集御前,群臣死者相枕”。即此。

③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洛阳城东面北头第一门。隋曰上春门,唐改为上东门。《资治通鉴》:唐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遣田承嗣犯东都,封常清与之“战上东门内,又败”。即此。


(1)东汉洛阳城东门。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汉魏洛阳故城。三国魏改名建春门。晋阮籍诗《步王上东门》,即此。(2)隋唐洛阳郭城东门。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武周长寿中建。(3)集镇名。在山东省蒙阴县北部。属野店镇。人口 1640。据《包氏族谱》记载,东晋大兴四年(321年)包姓自山西潞安府举家六口迁此落户,因村东小河是东周时齐鲁界河。此处是故鲁国的东门户,故得村名曰东门。清初下东门建村后改称今名。有果园、丰产林。有砖场、农副产品加工坊和面食业。有乡道接坦常公路。


猜你喜欢

  • 白菟楼

    即张仪楼。战国秦建,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西南。西晋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诗:“重城结曲阿,飞宇起层楼。”南朝梁李膺《益州记》:“成都有百尺楼,后名为白菟楼。”即“张仪楼”。

  • 应昌路

    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升应昌府置,属中书省。治所在应昌县(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里诺尔湖西南四里,俗名鲁王城)。辖境相当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阿巴哈纳尔旗、巴林左旗、翁牛特旗等地。明洪武二年(136

  • 焦护

    即焦获 ()。 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 《尔雅·释地》: “周有焦护。”即“焦获(穫)”。

  • 上川口

    即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治上川口镇。1931年民和县自古鄯堡移治于此。

  • 大毕庄

    即今天津市东北大毕庄镇。清乾隆《天津县志》卷4:东路有大毕庄村。

  • 六安侯国

    东汉改六县置,属庐江郡。治所在今安徽六安市北十里城北乡。三国魏改为六安县。

  • 榆亚暗沙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位于安渡滩东北方。实为一断续的环礁,东西长约34公里,包括二角礁、浪口礁和线头礁等。中国渔民向称深筐,意为礁湖水很深。1935年公布名称为调查礁。1947年改名榆亚暗沙。

  • 沙井堡

    ①即今甘肃张掖市西北沙井乡。《清一统志·甘州府》:沙井堡“在张掖县西北五十里。东至甘泉驿五十里,西至沙河堡二十里。兼置驿于此”。②即今甘肃兰州市西北沙井驿。《清一统志·凉州府二》:沙井堡“在平番县(今

  • 孟诸台 (臺)

    在今河南虞城县西北十里。《方舆纪要》 卷50虞城县: 孟诸台 “县境古孟诸之地也。台因以名”。

  • 斗山

    ①一名陡山。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南。《寰宇记》卷16盱眙县:斗山“在县西南,与都梁山相连,枕当淮水险峻,名曰斗山”。唐咸通十年(869),辛谠为泗州迎粮于淮南,舟载钱米,还至斗山。即此。②即今福建永安市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