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隍墟
即今广西永福县西南三皇乡。清嘉庆间喇峝巡司驻此。
即今广西永福县西南三皇乡。清嘉庆间喇峝巡司驻此。
又名东坝。明置,属高淳县。即今江苏高淳县东坝镇。明、清置巡司于此。(1)古镇名。俗称“东坝”(《明史·地理志》)。即今江苏省高淳县东南东坝镇。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凿溧阳银墅东坝河道,置石闸启闭
在今四川奉节县西安平乡。明正德《夔州府志》卷2:安平驿“在府城西六十里。洪武二十五年建”。《方舆纪要》四川卷69奉节县“永宁驿”条下:“又西六十里曰安平水驿……为往来要津。”久裁。
北宋置,初属延安府,元符二年(1099)改属绥德军。在今陕西米脂县西北,接榆林县界。后废。
即今陕西洛南县东南景村镇。清光绪《陕西全省舆地图》 雒南县: 景村镇 “在城东四十里”。在陕西省洛南县南部。面积92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景村街,人口2130。以此地山水景色秀丽得名。古
北周改欵州置,属唐州。治所在安贵县(今湖北随州市西北)。隋开皇初废。
在今浙江东阳市南五里。唐宝历二年(826),县令于兴宗建。刘禹锡有 《答东阳于令寒碧亭诗并引》。唐宝历中建,在今浙江省东阳市南。刘禹锡有诗。
即涪陵郡。治所在涪陵县 (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三国志·蜀书·邓芝传》: 延熙十一年 (248),“涪陵国人杀都尉反叛,芝率军征讨,即枭其渠帅,百姓安堵”。
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左传》:文公十六年(前611 ),楚伐庸“自庐以往廪同食,次于句澨”。即此。春秋楚地。在今湖北省丹江口市西北。《左传》文公十六年(前611年):楚人伐庸,“次于句澨,使庐戢棃侵
①东汉顺帝时改彘县置,属河东郡。治所即今山西霍州市。三国魏属平阳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废。正始二年(505)复置永安县,移治仇池壁(今山西洪洞县赵城镇东北),后移治今霍州市。建义元年(528)
清雍正三年(1725)改右玉卫置,为朔平府治。治所在今山西右玉县西北四十四里右玉城镇。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改属察哈尔省。1952年复属山西省。1973年移治梁家油坊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