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砦
北宋置,属淯井监。在今四川长宁县南三江乡。《宋史·蛮夷传》:“庆历四年四月,夷人攻三江砦,诏秦凤路总管司发兵千人选官驰往捕击。……未几,夷众复寇三江砦,指使王用等击走之。”即此。皇祐三年(1051)改为宁远砦。
北宋置,属淯井监。在今四川长宁县南三江乡。《宋史·蛮夷传》:“庆历四年四月,夷人攻三江砦,诏秦凤路总管司发兵千人选官驰往捕击。……未几,夷众复寇三江砦,指使王用等击走之。”即此。皇祐三年(1051)改为宁远砦。
唐万岁登封元年 (696) 改嵩阳县置,属洛州。治所即今河南登封市。《元和志》 卷5: “则天因封岳,改为登封。” 神龙元年 (705) 复为嵩阳县。二年 (706) 复为登封县。开元元年 (713)
在今黑龙江省宝清县西南,属完达山脉。《清一统志·吉林一》: 诺罗窝集 “在 (宁古塔)城东北四百里”。挠力河发源于此。
清初置,属内蒙古乌兰察布盟。驻地在朝克德力格尔嘎查(在今内蒙古四子王旗东北)。光绪三十一年(1905)迁查干补力格苏木建王府。1914年划归绥远特别区。1928年属绥远省。1949年改称四子王旗。据张
亦作宁夏府路。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夏中兴府置,属宁夏行省(后省入甘肃行省)。治所即今宁夏银川市。辖境相当今宁夏西北部黄河沿岸地区。明洪武三年(1370)改为宁夏府。
在今陕西黄陵县东南。《晋书·苻登载记》: “登征虏,冯诩太守兰犊率众二万自频阳入于和宁,与苻纂首尾,将图长安。”
西汉建元三年(前138)建,在今陕西咸阳市南渭河上。因与长安城西便门相对,又称便桥。唐时亦名咸阳桥。是汉、唐时期由长安通往西域、巴蜀的交通要道。唐末废。北宋景德二年(1005)重修,后毁。明改为浮桥。
即今河北任丘市北三十里鄚州镇。唐鄚州治,故名。在河北省任丘市北部。面积58.2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鄚州,人口6490。鄚为古邑名。西汉置鄚县。唐景云二年(711年)置鄚州,开元十三年(
俗称张飞庙。在今四川阆中市西街。刘备定益州后,派张飞驻守于此。蜀汉章武元年(221)因关羽死,刘备伐吴,令张飞率师东征,临发,被部将所杀,追谥桓侯。葬于阆中, 在墓前建阙立庙。《寰宇记》卷86阆州:“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位于中业群礁的中部。面积约0.33平方公里,是南沙群岛第二大岛。中国渔民向称铁峙。1935年公布名称为帝都岛。1947年改称中业岛,为纪念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派遣前
唐武德元年 (618) 修建,在今陕西武功县 (普集镇) 西南渭河北岸。六年 (623) 改名庆善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