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福河
一名柳林河。自今山东定陶县东北流,经巨野、成武二县间,入金乡县公涞河,东注南阳湖。大体循古菏水水道。清光绪《山东通志》卷31谓此水为古菏水。
在山东省西南部。《清史稿·地理志》:“万福自巨野入。”源出定陶县仿山洼,经成武、巨野、金乡、鱼台等县,东流入南阳湖。长151千米,流域面积 6114 平方千米。河道狭窄淤浅,支流紊乱,解放前洪涝灾害严重。建国后经整治,并在下游开有新河道(东鱼河)分流入湖。
一名柳林河。自今山东定陶县东北流,经巨野、成武二县间,入金乡县公涞河,东注南阳湖。大体循古菏水水道。清光绪《山东通志》卷31谓此水为古菏水。
在山东省西南部。《清史稿·地理志》:“万福自巨野入。”源出定陶县仿山洼,经成武、巨野、金乡、鱼台等县,东流入南阳湖。长151千米,流域面积 6114 平方千米。河道狭窄淤浅,支流紊乱,解放前洪涝灾害严重。建国后经整治,并在下游开有新河道(东鱼河)分流入湖。
西汉置,在今江苏邗江县南瓜洲镇。《汉书·地理志》 广陵国江都县:“有江水祠。”《续汉书·郡国志》 广陵郡江都县:“有江水祠。”西汉建,在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西南原长江中。
清以明曾迟堡改名,属铁岭县。即今辽宁铁岭县西增盛堡。《清一统志· 奉天府二》 “唐王营堡” 条下: “曾十堡在 (铁岭) 县西二十五里。”
唐置,属北庭都护府。在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以西地区。后废。
西晋咸宁二年 (276) 建,在今江苏苏州市东北隅。唐开元二年 (714) 更名开元宫。西晋咸宁二年(276年)置,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为道教观宇。唐开元二年(714年)改开元宫。
在今山东蒙阴县境。源出蒙阴山,东北流会桑泉、堂阜二水入于沂。《水经·沂水注》: “桑泉水又东南,右合蒙阴山水。水出蒙阴山,东北流……又东南入沂。”
元代西藏地名。《元史·百官志三·宣政院》 载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其属附见有出密万户。《汉藏史集》(藏文版)载乌思藏十三万户中,出密(曲弥)为藏地区(后藏)六个万户之一,其治所在今
1912年置,属四川昌都府。治所在今西藏贡觉县东南。后设贡觉宗。旧县名。1913年由贡觉委员辖地改置,治贡觉(今西藏贡觉县南)。原属川边特别区、西康省、昌都地区。1955年划归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1
又名陉山。在今河北井陉县北,与鹿泉市接界。《汉书·地理志》 石邑县:“井陉山在西。”《元和志》卷17井陉县:陉山“四面高,中央下,如井,故曰井陉”。《清一统志·正定府二》 引《旧志》:“山在今县北五十
一名乌克尔博罗素克。俗呼大芦草沟。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建。为伊犁九城之一。在今新疆霍城县北六十里芦草沟镇。伊犁九城之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城县北境。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建于伊犁河北岸
元元贞元年 (1295) 升福清县置,属福建路。治所在福清县 (今福建福清市)。辖境相当今福建福清市地。明洪武二年 (1369) 二月废,复降本州为福清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福清县置,治今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