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万松山

万松山

①在今辽宁绥中县西。明《辽东志》卷1:万松山在“(广宁前屯卫)城西北十五里。东西四百余里,连山海、永平界。山多松,故名”。清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26:万松山在“(宁远州)城西一百三十六里,……俗呼松岭山,北有松岭,西有松岭台山,断续绵亘,皆昔之万松山也。土人因地立名,所呼不一”。

②在今山东费县东北十二里。其东南绕祊河。《清一统志·沂州府一》:万松山,“乾隆二十二年春,高宗纯皇帝南巡江浙,有司于此建行馆”。

③在今四川夹江县东北。《方舆纪要》卷72夹江县:万松山在“县东北三十里。山有三峰,中峰尤为峻耸,环山皆松也”。

④在今云南华宁县东。《方舆纪要》卷115宁州:万松山在“州东九里。山麓盘回,峰顶峭立。山有松林, 四时苍翠”。

⑤在今云南晋宁县(昆阳镇)东北晋城镇东。《方舆纪要》卷114晋宁州:万松山在“州(治今晋城镇)东五里。山多松树,形如盘龙。一名盘龙山”。


古山名。在今山东省费县东北。东南绕涑河。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高宗南巡江浙,有司于此造行馆。


猜你喜欢

  • 拔铁山

    在今江西永新县西南、井冈山市及宁冈、泰和县接界。《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永新县: 拔铁山在 “县西南百余里,周回百余里,接泰和县界,牛吼江出焉”。

  • 大虹桥镇

    即今河南武陟县西南二十四里大虹桥乡。清道光《武陟县志》卷8:集镇有大虹桥。

  • 顺圣川

    即今河北阳原县东北桑干河支流水沟口河。《清一统志·宣化府二》: 顺圣川 “延袤二百里,地多美刍,明时牧马于此”。即今河北省阳原县东北桑干河支流水沟口河。东西延袤二百余里,地多美刍,明代牧马于此。成化十

  • 龙津桥

    旧名通阛桥。宋建,在今福建龙岩市城南门外。明永乐间改名龙津桥。

  • 五盐井

    即雒马五盐井。在今云南洱源县西,与云龙县接界。《明史·地理志》:“五盐井提举司,洪武十六年置,万历四十二年废。”

  • 北燕

    ①即燕。西周封国。都蓟(今北京城西南隅)。后世为与南方的燕相区别,故称北燕。②又名黄龙国。十六国之一。东晋义熙五年(409)冯跋灭后燕,都龙城(今辽宁朝阳市),史称北燕。高云死,跋即天王位于昌黎县(今

  • 下博桥

    在今河北深州市东南下博乡。《资治通鉴》:五代梁乾化二年(912),李存审“引兵扼下博桥”。胡三省注:“漳水径下博县,盖跨漳水为桥。”即此。在今河北省深州市东南古漳水上。五代梁乾化二年(912年),朱温

  • 虎蹲山

    在今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东北招宝山外海中。宋 《宝庆四明志》 卷18定海县: 虎蹲山在 “县东二里。屹立海口,象形而名之”。

  • 平江州

    元元贞元年(1295)升平江县置,属岳州路。治所即今湖南平江县。明洪武三年(1370)复改平江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平江县置,治今湖南省平江县。属岳州路。辖境相当今湖南省平江县。明洪武三年(1

  • 冠军县

    西汉元朔六年 (前123) 置侯国,后为县,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北三十八里湍水西岸冠军寨。《汉书·地理志》 南阳郡冠军县注引应劭曰: “武帝以封霍去病。去病仍出匈奴,功冠诸军,故曰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