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齐门挟瑟

齐门挟瑟

同“齐门操瑟”。清郁植《悲歌》:“齐门挟瑟嗟徒工,独立荒郊泪如霰。”


【典源】 唐·韩愈《答陈商书》:“齐王好竽,有求仕于齐者,操瑟而往,立王之门三年不得入,叱曰:‘吾瑟鼓之,能使鬼神上下,吾鼓瑟,合轩辕氏之律吕。’客骂之曰:‘王好竽,而子鼓瑟,虽工,如王不好何?’是所谓工于瑟而不工于求齐也。”

【今译】 齐王喜听吹竽,有善于弹瑟的人去齐国求仕,可挟瑟站在齐王门前三年也未得召见。他怨怒地说:“我鼓瑟极妙,能使鬼神起舞,且合于轩辕氏的音律。”齐王门下的宾客骂他:“齐王好竽,而你鼓瑟,虽然演奏精妙,但齐王不喜欢有什么办法?”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虽有才能却不得赏识。

【典形】 操瑟入齐、齐门挟瑟、齐门好竽、齐瑟、瑟向齐门、挟瑟齐门、齐好竽尚在、齐门羡竽工、齐生独抱瑟、鼓瑟吹竽。

【示例】

〔操瑟入齐〕 宋·王安石《即事》之四:“先生善鼓瑟,齐国好吹竽。操瑟入齐人,雅郑亦复殊。”

〔齐门挟瑟〕 清·郁植《悲歌》:“齐门挟瑟嗟徒工,独立荒郊泪如霰。”

〔齐人好竽〕 宋·黄庭坚《寄南阳谢外舅》:“楚客虽工瑟,齐人本好竽。”

〔齐瑟〕 清·唐孙华《暮春杂诗》:“计拙操齐瑟,身孤感越吟。”

〔瑟向齐门〕 清·孙旸《甲寅四月宋蓼天少宰特疏荐余》:“瑟向齐门知不好,履穿东郭自安贫。”

〔挟瑟齐门〕 清·王摅《送吴商志之中州》:“深怀挟瑟齐门羞,迩来燕市狂遨游。”


【词语齐门挟瑟】   汉语词典:齐门挟瑟

猜你喜欢

  • 桑中之喜

    源见“桑中”。指男女不依礼法的结合。《左传.成公二年》:“申叔跪从其父,将适郢,遇之,曰:‘异哉!夫子有三军之惧,而又有桑中之喜,宜将窃妻以逃者也。’”杨伯峻注:“此借用‘桑中’一词,暗指巫臣与夏姬私

  • 蒲鞭之耻

    同“蒲鞭”。唐骆宾王《上兖州刺史启》:“约法遵宽,设蒲鞭之耻。”

  • 傅岩霖雨

    同“傅说霖”。元 刘秉中《朝中措.书怀》词:“天人学业,风云气象,可困泥涂。随着傅岩霖雨,大家济润焦枯。”【词语傅岩霖雨】   汉语大词典:傅岩霖雨

  • 万紫千红

    形容百花盛开的样子。宋代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并列 形容百花盛开,绚丽多彩的景象。语出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元·无名氏《七贤过关·四时思情》

  • 刻舟

    同“刻舟求剑”。唐白居易《得乙居家理廉使举请授官吏部以无出身不许使执云行成于内可移于官》:“幸当仄席之求,无惑刻舟之执。”【词语刻舟】   汉语大词典:刻舟

  • 衢室之问与明台之议

    《管子.桓公问》:“黄帝立明台之议者(明台,传说中黄帝听政之所),上观于贤也;尧有衢室之问,下听于人也。”明台,是传说中黄帝听政之所,主要是征求贤达者的意见。衢室,原指修筑于通衢大道旁之室,为了便于倾

  • 上皇风

    同“北窗高卧”。唐孟浩然《题张野人园庐》诗:“门无俗士驾,人有上皇风。”

  • 望之俨然

    俨然:庄严貌。 看上去态度很庄重。 形容人仪态端庄,神情严肃。语出《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三国志.魏志.明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帝容止可观,望之俨然

  • 罗浮梦

    旧题唐.柳宗元撰《龙城录》:“隋开皇中,赵师雄迁罗浮。一日,天寒日暮,在醉醒间,憇车仆于松林间酒肆傍舍,见一美人,淡妆素服出迓师雄。时已昏黑,残雪未消,月色微明。师雄喜之,与之语,但觉芳香袭人。语言极

  • 归辽鹤

    源见“辽东鹤”。喻重归故里之人。周实《哭洗酲》诗:“吁嗟乎!洗酲 洗酲不复作,何时重化归辽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