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齐大非耦

齐大非耦

左传.桓公六年》:“齐侯(齐釐公)欲以文姜(齐釐公女,后嫁鲁桓公)妻郑大子忽(郑庄公之子,一作大子忽,《史记.郑世家》作太子忽),大子忽辞。人问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同偶,即匹、配的意思),齐大,非吾耦也。《诗》云:“自求多福。”(《诗经.大雅.文王》)在我而已,大国何为?’君子曰:‘善自为谋(“君子曰”句概为《左传》作者托人而赞美郑忽辞婚的话。文姜与其兄齐襄公淫乱私通,终使鲁桓公被杀,郑忽辞婚,实是一幸。)’”

这件事发生在鲁桓公六年(齐釐公二十五年,郑庄公三十八年,为公元前七〇六年)。郑忽以“齐大非耦”辞婚,实是遁辞。后凡门第高低不相当,低者一方辞婚,或谦词辞婚都可用“齐大非耦”的典故,意思是表示不敢高攀。白敏中《息夫人不言赋》:“势异丝萝,徒新婚而非偶;华如桃李,虽结子而无言。”


主谓 耦,通“偶”,配偶。春秋时代郑国太子不接受齐君求婚的话。比喻由于自身门第低下、势位卑微不敢高攀。语本《左传·桓公六年》:“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太子忽,太子忽辞。人问其故,太子曰:‘人皆有耦,齐大,非吾耦也。’”△多用于表示婉辞方面。↔门当户对 亦作“齐大非偶”。


【词语齐大非耦】  成语:齐大非耦汉语词典:齐大非耦

猜你喜欢

  • 骇鸡宝

    《战国策.楚策一》:“楚王……乃遣使车百乘,献鸡骇之犀、夜光之璧于秦王。”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卷十七《登涉》:“得通天犀角三寸以上,刻以为鱼,而衔之以入水,水常为人开,方三尺,可得炁息水中,又通天

  • 苏仙语

    源见“苏耽”。指苏耽救世济民的留言。宋邓肃《菩萨蛮》词之四:“歌声云外去,句句苏仙语。曲罢一尊空,飘然欲驭风。”

  • 敌国通舟

    同“舟中敌国”。清黄遵宪《由轮舟抵天津作》诗:“敌国通舟今日事,太仓稊米自家身。”其他 船上的人都成了敌人。形容众叛亲离。清·黄遵宪《由轮舟抵天津作》:“~今日事,太仓稊米自家身。”△贬义。多用于处境

  • 黔娄不慕荣利

    汉.刘向《列女传.鲁黔娄妻》:“其妻曰:‘昔先生,君尝欲授之政,以为相国,辞而不为,是有馀贵也;君尝赐之粟三十钟(钟是古量单位,一说十釜为一钟。晋杜预注《左传.昭公三年》“釜十则钟”,说是六斛四斗),

  • 求羊径

    源见“蒋生径”。喻指隐居的宅园。清钱谦益《张藐古太仆许饷名酒》诗:“归与却扫求 羊径,老去应同弥勒龛。”

  • 称好好

    源见“好好先生”。谓遇事不分是非,光说好话。清尤侗《水调歌头.解嘲》词:“书咄咄,称好好,解如如。不如说鬼,妄言妄听莫辞无。”

  • 雉贽

    源见“雉坛”。指结交相见所执之礼品。王闿运《上征赋》:“倾邵叟之雅望兮,托雉?(同贽)以纳交。”独应《论文章之意义暨及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虽有文章,犹之雉贽,于己无与,更何与于人。”【词语雉

  • 卖剑渤海

    同“卖剑买牛”。明李梦阳《送李中丞赴镇》诗:“屯田金城古不谬,卖剑渤海今其时。”

  • 獬豸冠

    《淮南子.主术训》:“楚文王好服獬冠,楚国效之。”高诱注:“獬豸之冠,如今御史冠。”汉蔡邕《独断》:“法冠,楚冠也……秦制执法服之。今御史廷尉监平服之,谓之獬豸冠。”《后汉书.舆服志下》:“法冠,一曰

  • 民惟邦本

    《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惟:为,是。见“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元史·岳桂传》:“~,伤本以敛怨,亦非宰相福也。”【词语民惟邦本】  成语:民惟邦本汉语大词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