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于形容斗志坚决,但略含计划不周之意。公元前589年,齐国先后攻打鲁、卫。鲁、卫求救于晋。晋以大将郤克率领诸侯联军向东进攻并在鞌(今山东济南市)与齐国进行了一场激战。由于齐国连胜鲁、卫,齐国国君齐顷
《宋书.谢灵运传》:“太守孟?事佛精恳,而为灵运所轻,尝谓?曰:‘得道应须慧业文人,生天当在灵运前,成佛必在灵运后。’?深恨此言。”后以“慧业文人”指有文学天才并与文字结有深缘的人。清张岱《〈陶庵梦忆
是统治者统治人民的一个权术,意谓施政时要宽与严相辅而行。公元前522前,郑国执政大夫子产病故。遗命继任执政大夫太叔为政要宽猛结合。对此,孔子非常欣赏。他说,子产的方法太好了。政事宽大百姓就怠慢,怠慢就
源见“桑榆”。谓年近垂老。清孔尚任《桃花扇.馀韵》:“六十岁,花甲周,桑榆暮矣!”【词语桑榆暮】 汉语大词典:桑榆暮
源见“潘舆”。指孝养双亲。唐王昌龄《留别伊阙张少府郭大都尉》诗:“幸随板舆远,负谴何忧哉!”【词语板舆】 汉语大词典:板舆
同“完璧归赵”。清顾炎武《与归庄手札》:“弟诗不足观,以比兄作,则瓴甋之于宝鼎矣。何足污翣!敬完赵。”【词语完赵】 汉语大词典:完赵
源见“韩信登坛”。谓被授予将帅。宋王禹偁《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奉撰敕》:“世开鲁馆,家袭韩坛。”【词语韩坛】 汉语大词典:韩坛
同“青州从事”。宋苏轼《和钱穆父送别》:“更向青 齐觅消息,要知从事是何人。”
源见“南楼”。谓登楼赏月咏谑。清吴绮《醉花阴.甓园分赋》词:“移床共就南楼月,谈笑都全别。”
这是孟子确定的大丈夫标准。意思是不因身处高位而随心所欲,胡作非为;不因身处卑贱而放弃原则,改变操守;不因别人威逼而降志辱身。一个叫景春的人对孟子说,公孙衍、张仪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啊!他们一发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