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鸢肩火色

鸢肩火色

鸢(yuān渊),老鹰。鸢肩,两肩向上端起如鹰。火色,面色火红。比喻有升官腾达的骨相,也表示虽能很快贵显但不能持久。亦称“火色鸢肩。”出自唐大臣马周之事迹。马周(601-648年)字宾王,唐博州茌平(今山东茌平东)人。他少孤贫好学,不拘小节,不为乡里所重,遂西游长安,寄居中郎将常何家。贞观三年(629年),太宗命百官上书言得失,他代常何条陈二十余事,深受太宗赏识。周深识事理,机警善辩,每奏事都合太宗之意,故升迁很快。贞观六年(632年),任监察御史,后迁侍御史、中书舍人、中书侍郎等职。贞观十八年(644年),擢任中书令(宰相)。太宗曾说:“我一时见不到马周,就很想念他。”中书侍郎岑文本对其亲信的人说:“我多次见到马周论述事情,他能旁征博引,举要删繁,既切中事理,又很有文采,一字一句都不可增减,就像听音乐一样,使人不知疲倦。过去的苏秦、张仪、终军、贾谊等人,也正是这样。但他‘鸢肩火色’,定会很快飞黄腾达,却恐怕不能持久。”果然,马周四十八岁即亡。

【出典】:

旧唐书》卷74《马周传》2619页:“(马)周有机辩,能敷奏,深识事端,动无不中。太宗尝曰:‘我于马周,暂不见则便思之。’中书侍郎岑文本谓所亲曰:‘吾见马君论事多矣,援引事类,扬榷古今,举要删芜,会文切理,一字不可加,一言不可减,听之靡靡,令人亡倦。昔苏、张、终、贾,正应此耳。然鸢肩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耳。’”

【例句】:

清·黄鷟来《题吴方来灌花图》:“菊边桐下阿谁相,火色鸢肩气腾上。” 清·黄景仁《抛球乐元日病中作》:“任飞扬跋扈,鸢肩火色,流连落拓,妇人醇酒。”


【典源】《旧唐书·马周传》:“ (马)周有机辩,能敷奏,深识事端,动无不中。太宗尝曰:‘我于马周,暂不见则便思之。’中书侍郎岑文本谓所亲曰:‘吾见马君论事多矣,援引事类,扬榷古今,举要删芜,会文切理,一字不可加,一言不可减,听之靡靡,令人亡倦。昔苏、张、终、贾,正应此耳。然鸢肩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耳。’”《新唐书·马周传》亦载。

【今译】 唐代马周 (字宾王),年少时家贫好学,后西游长安,有机会向太宗上书,受到太宗的赏识。马周机敏多才,认识事理深刻,言必有中。太宗曾说:“我一时见不到马周,就思念他。”中书侍郎岑文本对自己亲信说:“我多次见到马周论述事情,他能旁征博引,举要删繁,切中事理,准确精当,听来令人忘却疲劳。过去的苏秦、张仪、终军、贾谊等人,也正是这样。但他的形貌是两肩上端像老鹰,面色发红,升腾一定很快,但恐怕不能持久吧。”后马周四十八岁即亡。

【释义】 后以此典表示虽官运发达但不能持久; 或用以表示有升官发达的骨相。

【典形】 火色上腾、火色鸢肩、肩夺鸢、马周鸢、相君鸢肩、鸢肩、鸢肩火色、鸢肩相、骨相负鸢肩。

【示例】

〔火色上腾〕 宋·苏轼《赠善相程杰》:“火色上腾虽有数,急流勇退岂无人。”

〔火色鸢肩〕 清·黄鷟来《题吴方来灌花图》:“菊边桐下阿谁相,火色鸢肩气腾上。”

〔肩夺鸢〕 清·朱彝尊《题颜司勋写照》:“或指肩夺鸢,或讶眼偷凤。”

〔马周鸢〕 明 ·徐渭 《送某入觐》:“水邦黄霸凤,火色马周鸢。”

〔相君鸢肩〕 明 · 高启 《赠马冠军》:“相君本鸢肩,岂是沉沦者。”

〔鸢肩〕 宋·陆游《寒夜读书》:“鸢肩竟欠封侯相,三尺檠边老此身。”

〔鸢肩火色〕 清·黄景仁《抛球乐·元日病中作》:“任飞扬跋扈,鸢肩火色,流连落拓,妇人醇酒。”

〔鸢肩相〕明·高启 《马周见太宗图》:“书生未有鸢肩相,只说君臣际会难。”


【词语鸢肩火色】  成语:鸢肩火色汉语词典:鸢肩火色

猜你喜欢

  • 膏粱

    借指富贵人家。《红楼梦》第一回: “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 ○膏梁文绣【词语膏粱】   汉语大词典:膏粱

  • 每逢佳节倍思亲

    亲:亲人。 意谓游子思念亲人之情,在节日里尤其强烈。语出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有桥《快点鞭,过一个中国春节》(《武汉晚报》1992年2月1日):“中国有

  • 十围五攻

    《孙子.谋攻》:“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后因以“十围五攻”谓兵力十倍于敌,可以合围;五倍于敌,可以攻战。《后汉书.袁绍传》:“兵书之法,十围五攻,敌则能战。”并列 兵力超过敌人十倍,可包围

  • 谢客池塘梦

    同“谢池梦草”。谢灵运小名客儿。清赵怀玉《思佳客》词:“王郎庭院春常借,谢客池塘梦未残。”

  • 祖龙之虐

    源见“祖龙”、“焚书坑儒”。指秦始皇焚书坑儒。《聊斋志异.书痴》:“异史氏曰:天下之物,积则招妒,好则生魔:女之妖,书之魔也。事近怪诞,治之未为不可;而祖龙之虐,不已惨乎!”偏正 祖龙,秦始皇。秦始皇

  • 百万一掷

    同“百万呼卢”。明杨基《醉歌行赠朱彦明别》诗:“英雄百万赌一掷,肯对儿童夺升斗。”清唐孙华《时世公子行》:“呼卢博簺穷昼夜,百万一掷同秋毫。”【词语百万一掷】  成语:百万一掷

  • 钓六鳌

    同“钓鳌”。清袁枚《春日杂吟》之五:“不曾闲着丝纶手,何必蓬山钓六鳌?”

  • 鹅帖

    同“鹅群帖”。清李渔《闲情偶寄.器玩》:“凡遇名流,即索新句,视其地之宽窄,以为字之大小,或作鹅帖行书,或作蝇头小楷。”【词语鹅帖】   汉语大词典:鹅帖

  • 江郎才掩

    同“江淹才尽”。《隋唐演义》三六回:“炀帝好大喜功,每事自恃有才,及至征蛮草诏,便觉江郎才掩。”见“江淹才尽”。《隋唐演义》36回:“炀帝好大喜功,每事自恃有才,及至征蛮草诏,便觉~。”【词语江郎才掩

  • 博士买驴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田里间人,音辞鄙陋,无所堪能。问一言辄酬数百,责其指归(责,责求,索取;指归,意旨,意向),或无要会。邺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使汝以此为师,令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