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马上得天下

马上得天下

指陆贾回答刘邦说:您在马上征战取得天下,难道可以在马上治理天下吗?后以此典比喻以武建国,以文治国。陆贾,楚国人,以门客身分跟随刘邦平定天下,被称为有口才之说客,他在高祖刘邦身边,时常出使诸侯。在刘邦即位为汉帝时,中原地区刚平定,尉他(tuó驼)平定了南越(今广东、广西和湖南南部地区),便在那里称王。高祖刘邦派陆贾去出使,陆贾说服尉他称臣奉汉约,代高祖刘邦赐给尉他印章封为南越王。陆贾回朝后官封太中大夫(在皇帝左右掌议论之官员)。他力主提倡儒学,并辅以黄老“无为而治”思想,作为巩固地主阶级政权的工具。他说:“夫道莫大于无为”,“故无为也,乃无不为也”。对汉初制定政策和恢复经济发生较大影响。陆贾经常追随刘邦左右,陆贾向刘邦进言时经常称用《诗》和《书》。刘邦骂他道:“你老子是在马上征战取得天下的,那里用得着《诗》、《书》!”陆贾说:“您在马上征战取得天下,难道可以在马上治理天下吗?”此典又作“刘郎马上”、“诗书马上”。

【出典】:

史记》卷97《郦生陆贾列传》2699页:“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诗经》和《尚书》,儒家经典)。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例句】:

宋·辛弃疾《六么令》:“长喜刘郎马上,肯听诗书说。” 辛弃疾《满江红》:“三万卷,龙头客。浑未得,文章力。把诗书马上,笑驱锋镝。” 元·萨都拉《登歌风台》:“五年马上得天下,富贵乐在归故乡。”


主谓 比喻凭武功建国。语本《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唐·林宽《歌风台》:“莫言~,自古英雄尽解《诗》。”△褒义。用于指打拼天下建功立业。也作“马上功成”。


【典源】《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祖骂之曰:‘迺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汉书·陆贾传》亦载。

【今译】陆贾时时向汉高祖刘邦讲说《诗经》、《书经》等书。高祖责骂他:“你老子的天下是骑在马上得来的,用不着什么《诗》、《书》!”陆贾说:“骑在马上得来天下,难道还骑在马上治理它吗?商汤周武都是以武力攻取而以文治来统治,文武并用,才是长治久安的办法。”

【释义】后以此典表示武功建国。

【典形】 刘郎马上、马上得天下、诗书马上。

【示例】

〔刘郎马上〕 宋·辛弃疾《六么令》:“长喜刘郎马上,肯听诗书说。”

〔马上得天下〕元·萨都拉《登歌风台》:“五年马上得天下,富贵乐在归故乡。”

〔诗书马上〕 宋·辛弃疾《满江红》:“三万卷,龙头客。浑未得,文章力。把诗书马上,笑驱锋镝。”


【词语马上得天下】  成语:马上得天下汉语词典:马上得天下

猜你喜欢

  • 即墨龙文

    源见“火牛阵”。称扬人能用奇计立大功。唐杜牧《东兵长句》诗:“即墨龙文光照耀,常山蛇阵势纵横。”

  • 老拳毒手

    《艺文类聚》卷十九引《晋中兴书》:“石勒与李阳相近。阳性刚愎。每争沤麻池,共相扑打,互有胜负。勒既贵,召阳至,引入,言及平生。酒酣,宣阳时曰:‘卿年老,臂中故有力不?颇复与人斗耶?孤往数得卿老拳,卿亦

  • 申包恸哭

    源见“哭秦庭”。喻指爱国救亡的一腔赤诚。唐李白《奔亡道中》诗之四:“申包惟恸哭,七日鬓毛斑。”

  • 煎胶续弦

    源见“续弦胶”。喻交情密切或再续旧情。程善之《寄洪棣臣金陵》诗:“麟角凤嘴世莫识,会看煎胶续弦时。”连动 比喻友情亲密,旧情重续。程善之《寄洪棣臣金陵》:“麟角凤嘴世莫识,会看~时。”△褒义。多用于写

  • 射金钱武夫

    元.杨显之杂剧《丑驸马射金钱》,已佚。其事未详。此剧仅存剧目,故事已经失传,无可弥补。后因以“射金钱武夫”的典故比喻貌丑。元.钟嗣成套曲〔南吕.一枝花〕《自序丑斋》〔乌夜啼〕:“一个射金钱武夫为女婿,

  • 嘲便便

    同“嘲便腹”。宋黄公度《次韵宋永兄春日放言寄秉彝广文兄》:“君不见边孝先,才得午睡一觉眠,便遭弟子嘲便便。”

  • 方丈僧

    源见“方丈”。指寺院的住持。清袁枚《新齐谐.徐四葬女子》:“徐自外掩门,奔往善觉寺,告方丈僧圆智。”清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西邻有禅寺,方丈僧与余交最善。”【词语方丈僧】   汉语大词典:方丈

  • 十三楼

    宋周淙《乾道临安志.楼》:“十三间楼去钱塘门二里许,苏轼治杭日,多治事于此。”本为宋代杭州名胜,宋苏轼《南歌子.游赏》词有“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之句,后泛指供游乐的名楼。清曹寅《诸敏庵

  • 湘累

    湘累,指赴湘(今湖南)而自尽的屈原。西汉扬雄曾写《反离骚》来凭吊战国时楚国大诗人屈原,其中写道;“我来到江边把凭吊的文章投入江水中,恭敬地哀悼凭吊那被流放到湘江而自尽的屈原。”后以“湘累”为典,咏遭到

  • 仇牧之死

    《左传.庄公一二年》:“十二年,秋,宋万弑闵公于蒙泽,遇仇牧于门,批而杀之。”《史记.宋微子世家》:“大夫仇牧闻之,以兵造公门。万搏牧,牧齿著门阖死。……”宋大夫仇牧,闻宋万杀宋湣公,执兵刃趋公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