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纪》:“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后用为典故,比喻说话或行动表面上虽有正当好听的名目,实际上却别有用心地把矛头针对某人或某事。梁启超《乐利主义泰斗边沁之学说.边沁之政法论》:“此边沁氏政法论之大概也。要之边氏著书虽数十种,其宗旨无一不归于乐利主义,如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其他 项庄,项羽部将。沛公,刘邦。项庄在鸿门宴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后人用以比喻表面上有正当名目,实际别有用心。语本《史记·项羽本纪》:“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李良杰《女工程师之死》:“他们不会对我感兴趣的,这叫~啊!”△常用于说明行事与意图不一致。→醉翁之意不在酒 别有用心。也作“项庄舞剑”、“项庄舞剑,志在沛公”、“项庄之剑,志在沛公”。


【词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汉语词典: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猜你喜欢

  • 一而再,再而三

    《尚书.多方》:“至于再(第二次),至于三。”后因以“一而再再而三”用为反复多次的典故。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五节:“历观古今中外正史小说所记载英雄患之事,惊心动魄者,不一而足,未有自入患难自出

  • 楯矛

    源见“自相矛盾”。比喻事物互相抵触。楯,同“盾”。宋王安石《哭梅圣俞》诗:“圣贤与命相楯矛,势欲强违诚无由。诗人况又多穷愁,李 杜亦不为公侯。”【词语楯矛】   汉语大词典:楯矛

  • 张影

    同“张三影”。宋刘辰翁《一剪梅.和人催雪》词:“歌者不来今几时。姜影无词,张影无词。”

  • 一囊

    源见“索米长安”。谓官俸低微。唐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诗:“犹轻五车富,未重一囊贫。”宋苏轼《张庖民挽词》:“故自轻千户,何曾羡一囊!”【词语一囊】   汉语大词典:一囊

  • 一甘

    《晋书.王羲之传》:“率诸子,抱弱孙,游观其间,有一味之甘,割而分之。”后因以“一甘”指一味美食。清钱谦益《婺妇以酒炙饷韩兄古洲口占为侑》:“好事何人问子云,一甘逸少与谁分?”【词语一甘】   汉语大

  • 心存目想

    存:想。 表示无限思念。语出汉.曹操《祭桥玄文》:“幽灵潜翳,心存目想。”晋.潘岳《寡妇赋》:“窈冥兮潜翳,心存兮目想。”唐.卢藏用《衡岳十八高僧序》:“承日真之恩奖,闻众公之故事,心存目想,若见斯

  • 三复白圭

    《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诗》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读《诗》至此,三反复之,是其心慎言也。”后因以“三复白圭”为慎于言

  • 犬鸡效

    源见“鸡鸣狗盗”。借指微小的报效。唐韩愈《朝归》诗:“进乏犬鸡效,又不勇自退。”

  • 花见羞

    《新五代史.唐明宗家人传》:“淑妃王氏,邠州饼家子也,有美色,号‘花见羞’。少卖梁故将刘?为侍儿,?卒,王氏无所归。是时,明宗(后唐明宗李嗣源)夏夫人已卒,方求别室,有言王氏于安重诲者,重诲以告明宗而

  • 商山四老

    同“商山四皓”。唐段成式《题商山庙》诗:“无谋静国东归去,羞过商山四老祠。”【词语商山四老】   汉语大词典:商山四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