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青蝇吊客

青蝇吊客

亦作“青蝇之吊”。吊客:祭奠死者或慰问死者家属之人。青蝇吊客,指人生前没有知己,死后只有苍蝇来凭吊。虞翻(164-235年),字仲翔,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孙策时曾任富春长。孙权时,为骑都尉,以屡次犯颜谏争,又性情不合于俗,而徙迁丹阳交州(今广西南、越南北)。虞翻工于治经,为《老子》、《论语》、《国语》训注,尤善治《易》,所撰《易注》九卷,对后世颇有影响,迁徙交州之后,讲学不倦,门徒常至数百人。一次,他对人说:“我疏于礼节,而又不会取悦于人,触犯主上而获罪,自应当埋没于海角天涯,活着没有人能与我交谈,死了只有青蝇来凭吊。假使天下有一人能为知己,就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出典】:

三国志·吴书·虞翻传》裴松之注引《虞翻别传》卷57第1323页:“翻放弃南方,云‘自恨疏节,骨体不媚,犯上获罪,当长没海隅,生无可与语,死以青蝇为吊客,使天下一人知己者,足以不恨。’”

【例句】:

唐·刘禹锡《遥伤丘中丞》:“何人为吊客?唯是有青蝇。” 清·捧花生《秦淮画舫录·上·纪丽·朱芸官》:“玉舟深为属意……乃事未成,而姬遽夭。差免青蝇之吊,空营彩凤之栖,姬于玉舟其有情耶,其无情耶?”


主谓 死后只有苍蝇附身作凭吊之客。意谓生前没有知己。语本裴松之注《三国志·吴书·虞翻传》:所引《翻别传》:“自恨疏节,骨体不媚,犯上获罪,当长没海隅,生无可与语,死以青蝇为吊客。使天下一人知己者,足以不恨。”△用于交际方面。


【典源】 《三国志·吴书·虞翻传》注引《虞翻别传》曰:“ (虞) 翻放弃南方,云‘自恨疏节,骨体不媚,犯上获罪,当长没海隅,生无可与语,死以青蝇为吊客,使天下一人知己者,足以不恨。’”

【今译】 三国时,吴国虞翻 (字仲翔) 被放逐交州 (今广东、广西南部),他说:“悔恨自己忽略礼节,疏放不羁,不善察颜观色,取悦于人,终于冒犯君上而获罪,该当长期流落在荒远之地,生时无人可以交谈,死后只有苍蝇为吊唁的宾客,如果天下有 一深深了解我的,就足以无憾了。”

【释义】 后以此典指境遇悲凉; 或指人死后寂寥。

【典形】 吊客青蝇、吊青蝇、吊仲翔、青蝇吊、青蝇吊客、青蝇赐吊。

【示例】

〔吊客青蝇〕 唐·元稹 《出门行》:“丧车黔首葬,吊客青蝇至。”

〔吊青蝇〕 清·王夫之《读甘蔗生遣兴诗》:“公今堕地吼狮子,我亦延客吊青蝇。”

〔吊仲翔〕 清·丘逢甲 《放歌次实甫将别岭南韵》:“死不用青蝇吊仲翔,生不用金鸡下夜郎。”

〔青蝇吊〕 南朝梁·刘孝威《骢马》:“一随骢马驱,分受青蝇吊。”

〔青蝇吊客〕 清·王士禛《与陈元孝诸公集光孝寺》:“青蝇为吊客,千载同欷歔。”


【词语青蝇吊客】  成语:青蝇吊客汉语词典:青蝇吊客

猜你喜欢

  • 龙准

    源见“隆准”。借指皇帝。南朝梁简文帝《南郊颂》:“蛇躯龙准,作乐垂衣。”亦用指帝王之鼻。鲁迅《故事新编.铸剑》:“咱们大王的龙准是很高的。”【词语龙准】   汉语大词典:龙准

  • 蛰剑

    源见“丰城剑气”。埋藏在地下的宝剑。喻未展用的人才。唐黄滔《卢员外》:“且杰如韩信,未归汉祖以谁知;美若西施,不入吴宫而孰验?所以蛰剑而凌虚吐耀,焦桐而骇耳飞声。”【词语蛰剑】   汉语大词典:蛰剑

  • 编蒲

    东汉.班固撰《汉书.路温舒传》:“路温舒字长君,钜鹿东里人也。父为里监门(监门,守门人。古时聚族而列里,设里门),使温舒牧羊。温舒取泽中蒲,截以为牒(音dié,牒就是札。古无纸,把文字写在小木简上叫做

  • 雕弓蛇

    源见“杯弓蛇影”。指疑惧虚惊。宋辛弃疾《沁园春.城中诸公载酒入山余不得以止酒为解遂破戒一醉再用韵》词:“君言病岂无媒,似壁上雕弓蛇暗猜。”

  • 宝策

    《史记.封禅书》:“黄帝得宝鼎神策。”后以“宝策”借指天命或社稷。《宋书.朱龄石毛脩之等传论》:“然后可以变国情、惬民志,抚归运而膺宝策。”《南齐书.高帝纪上》:“神鼎将迁,宝策无主,实赖英圣,匡济艰

  • 绨袍意

    同“绨袍惠”。宋王安石《和耿天骘》:“故人恋恋绨袍意,岂为哀怜范叔寒。”《聊斋志异.嫦娥》:“曩试君心耳,幸绨袍之意犹存。”

  • 志大才疏

    同“才疏志大”。宋苏轼《扬州到任谢表》之一:“志大才疏,信天命而自遂;人微地重,恃圣眷以少安。”并列 志向远大而才学疏浅。语本《后汉书·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鲁迅《

  • 酆剑

    见“丰剑”。【词语酆剑】   汉语大词典:酆剑

  • 灌口二郎

    《史记.河渠书》及《汉书.沟洫志》均载:战国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凿离堆,避沫水害,分岷江为内外二支,筑都江堰,大兴水利。又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五载:传说李冰与次子在灌口(今四川 灌县)凿离堆时,有龙为

  • 焦头

    同“焦头烂额”。金元好问《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即事五首》之三:“焦头无客知移突,曳足何人与共船?”【词语焦头】   汉语大词典: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