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雍门刎首

雍门刎首

刘向说苑.立节》载:军进齐境,雍门子狄闻之,刎颈而死。军得知,曰:“齐王有臣钧如雍门子狄,拟使社稷不血食。”遂引军而退。齐王葬雍门以上卿礼。后以“雍门刎首”为忠君的典实。三国 魏曹植《求自试表》:“车右伏剑于鸣毂,雍门刎首于齐境。”


主谓 相传战国时越军至齐境,烈士雍门子狄闻之,刎颈而死。越军知之,曰:“齐王有臣钧如雍门子狄,拟使越社稷不血食。”遂引军而退。齐王以上卿之礼葬雍门。事见汉·刘向《说苑·立节》。后用为忠君的典实。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车右伏剑于鸣毂,~于齐境。”△褒义。用于说明忠君爱国。 →断头将军 ↔卖国求荣 卖主求荣


【典源】 《说苑·立节》:“越甲至齐,雍门子狄请死之。齐王曰:‘鼓铎之声未闻,矢石未交,长兵未接,子何务死之,为人臣之礼邪?’雍门子狄对曰:“臣闻之,昔者王田于囿,左毂鸣,车右请死之,而王曰:“子何为死?”车右对曰:“为其鸣吾君也。”王曰:“左毂鸣者,工师之罪也。子何事之有焉?”车右曰:“臣不见工师之乘,而见其鸣吾君也。”遂刎颈而死,知有之乎?’齐王曰:‘有之。’雍门子狄曰:‘今越甲至,其鸣吾君也,岂左毂之下哉?车右可以死左毂,而臣独不可以死越甲也?’遂刎颈而死。是日,越人引甲而退七十里。”

【今译】 越国军队攻至齐境,齐臣雍门子狄请求自尽。齐王说:“战鼓之声未闻,两军还未交战,你为什么请死呢,这是人臣的礼节吗?”雍门子狄说:“我听说,以前大王去打猎,车左轮响起来了,车右请死,大王问他:‘你为什么要死?’车右答:‘因为轮子冲您响了。’大王说:‘左轮子响,是工匠的过失。有你什么责任呢?’车右答:‘现在坐车的不是工匠,而是您坐车时轮子响了。’于是自刎而死。有这回事吧?”齐王说:“有的。”雍门子狄说:“现在越军进犯,他们的冒犯大王,岂在左轮响之下?车右可以因为左轮响而死,我为什么不可以因越军进犯而死?”终于刎颈而死。当天,越国军队后退七十里。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臣子誓死报国; 或指死于国事。

【典形】 车右死鸣君、鸣毂、雍门刎首、越甲鸣吾君。

【示例】

〔车右死鸣君〕 清·王士禛《陈真亭金宪殉节诗》:“真见司农生击贼,还同车右死鸣君。”

〔鸣毂〕唐·王维《为崔常侍祭姜将军文》:“四方有事,誓死鸣毂。前有血刃,后有飞镞。”

〔雍门刎首〕 三国·曹植《求自试表》:“故车右伏剑于鸣毂,雍门刎首于齐境。”

〔越甲鸣吾君〕 唐·王维《老将行》:“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词语雍门刎首】  成语:雍门刎首汉语词典:雍门刎首

猜你喜欢

  • 轩鹤冠猴

    源见“乘轩鹤”、“沐猴而冠”。乘轩之鹤,戴帽之猴。比喻滥居禄位、虚有其表之人。明刘基《驿传杭台消息石末公有诗见寄次韵奉和并寓悲感》之一:“池鱼幕燕依栖浅,轩鹤冠猴宠渥新。”并列 乘车的鹤,戴帽的猴。比

  • 啜汁

    本指喝饮残余的羹汤。后多用以比喻乘机邀功取利。《史记.魏世家》:“客曰:‘太子虽欲还,不得矣。彼劝太子战攻,欲啜汁者众。太子虽欲还,恐不得矣。’”【词语啜汁】   汉语大词典:啜汁

  • 忘年之交

    参见:忘年之好偏正 不拘辈分年龄而结为知心朋友。语本《后汉书·祢衡传》:“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梁书·何逊传》:“弱冠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赏,因结

  • 苏卿鸿

    源见“雁足书”。指鸿雁。借指信使。元王逢《长乐未央玉玺歌为秦景荣总管赋》诗:“君不见丰城有剑气上冲,米船也贯沧江虹,陋歌先附苏卿鸿。”

  • 长平事

    源见“长平之祸”。指秦将白起坑杀赵降卒事。唐陈子昂《登泽州城北楼宴》诗:“武安君何在,长平事已空。”

  • 两虎斗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不伏相如之功,扬言加辱于蔺。“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相如舍人认为相如畏廉颇,“请辞去”,相如曰:“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

  • 凌波微步

    源见“洛神”。指仙女飘逸轻盈的步履。唐温庭筠《锦鞋赋》:“凌波微步瞥陈王,既蹀躞而容与。”【词语凌波微步】  成语:凌波微步汉语大词典:凌波微步

  • 怀魏阙

    源见“子牟恋魏阙”。怀恋朝廷。唐钱起《重送陆侍御使日本》诗:“定知怀魏阙,回首海西头。”

  • 蛮争角左

    同“蛮触交争”。角左,指触氏所据之蜗牛左角。清宋琬《沁园春.程穆倩六十初度作木兰花慢自寿中借禽虫为喻索题赋此》词:“三杯后,任蛮争角左,虱走裈中。”

  • 讱言

    《论语.颜渊》:“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后以“讱言”谓慎言。明吕坤《呻吟语.涵养》:“平居时有心讱言还容易,何也?有意收敛故耳。”【词语讱言】   汉语大词典: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