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难兄难弟

难兄难弟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之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刘孝标注:“一作‘元方难为弟,季方难为兄’。”意谓元方卓尔不群,他人难为其兄;季方也俊异出众,他人难为其弟。后遂以“难兄难弟”指兄弟两人才德俱佳,难分高下。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四:“若二人(窦臮、窦永)者,游艺绝伦,友谊尤笃,真难兄难弟哉!”明谢谠《四喜记.双桂联芳》:“天马步瀛洲,恩赐黄封杏花酒。喜难兄难弟,并占鳌头。”亦用于讥讽两者同样低劣。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门阀观念》:“但这种东西,在今天看来,和南北朝时代的四六骈文,明 清时代的八股文,其实是难兄难弟。”


并列 指兄弟两人德才都很好,很难分出高下。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儒林外史》49回:武正宇道:高老先生原是老先生同盟,将来自是~可知。△褒义。多用于表示两人的才识、品德都受人敬重。也作“难弟难兄”。


【典源】《世说新语·德行》:“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今译】 后汉陈纪 (字元方) 的儿子陈群 (字长文) 才能卓异,与陈谌 (字季方) 的儿子陈忠 (字孝先) 互相议论自己父亲的功德,争执不下,一同去问祖父陈寔 (号太丘),陈寔说:“元方好得做兄长难,季方好得做弟弟难。’”

【释义】 后以此典称誉人兄弟德行才学俱出众。

【典形】 大难、二难、难弟、难弟难兄、难兄、难兄难弟、难兄弟、二难兄。

【示例】

〔大难〕 宋·陈与义《元方用韵见寄次韵》:“大难词源三峡流,小难诗不数徐州。”

〔二难〕 唐·包何《和苗员外寓直中书》:“朝列称多士,君家有二难。”

〔难弟〕 元·耶律楚材《赠贾非熊抟霄》:“二陆尊贤擅美声,月评难弟亦难兄。”

〔难弟难兄〕 宋·李清照《贺人孪生启》:“既系臂而系足,实难弟而难兄。”

〔难兄〕 宋·张元千《张丞相生朝二十韵》:“诞辰尊奉母,善颂及难兄。”

〔难兄难弟〕 宋·张元干《奉送李叔易博士被召》:“难兄难弟实间出,直欲并驾仍齐驱。”


【词语难兄难弟】  成语:难兄难弟汉语词典:难兄难弟

猜你喜欢

  • 燃丞相腹

    同“燃脐”。俞锷《再酬惕生见和之作叠前韵》之三:“膏烛好燃丞相腹,血杯会饮帝王头。”

  • 双柑斗酒

    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二引《高隐外书》:“戴颙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南朝宋人戴颙,字仲若,是当时高人雅士,他与兄戴勃共同在桐庐隐居,善好弹琴读书

  • 秦楼弄玉

    源见“乘鸾”。泛指美女、才女。明徐渭《女状元》四出:“秦楼弄玉,谁好伴他骑凤?”

  • 传癖

    同“左传癖”。唐杨炯《卧读书架赋》:“士安号于书淫,元凯称于《传》癖。”【词语传癖】   汉语大词典:传癖

  • 伯休隐

    源见“韩康卖药”。指隐居为医。宋陆游《病酒宿士坊驿》诗:“卖药思从伯休隐,爱花却笑拾遗狂。”

  • 望帝魂

    源见“望帝啼鹃”。指杜鹃鸟。用写悲凉气氛。宋文天祥《和中斋韵》:“俯眉北去明妃泪,啼血南飞望帝魂。”

  • 健儿胜腐儒

    《史记.黥布传》:“项籍死,天下定,上置酒。上折随何之功,谓何为腐儒,为天下安用腐儒。”汉刘邦曾说过打天下不需要无用的儒生,要的是能争贯战的勇士。后遂用为咏乱世儒生无能为之典。要勇士,不需要无用的儒生

  • 赋鵩人

    源见“贾生赋鵩”。指汉贾谊。泛指仕途失意之人。南唐李中《吉水作尉时酬阎侍御见寄》诗:“谬佐驱鸡任,常思赋鵩人。”【词语赋鵩人】   汉语大词典:赋鵩人

  • 麻线道上

    元.无名氏《渔樵记》第四折:“你道便做鬼到黄泉,咱两个麻线道上不相见。”麻线道上,迷信传说的鬼魂赴阴司所走的道路。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三折:“小的每多谢成,本待麻线道上不和你一处行。”

  • 黄气上眉

    同“眉间黄色”。清黄景仁《送温舍人汝适归广州》诗:“朝来黄气忽上眉,告我君恩许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