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除恶务尽

除恶务尽

清除坏人坏事必须彻底、干净。《尚书.泰誓下》:“树德务滋,除恶务本。”《左传.哀公元年》:“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务:必须。


主谓 消除恶势力应该干净、彻底,不留后患。语本《左传·哀公元年》:“臣闻‘树德莫如滋,除害莫如尽。’”鲁迅《南腔北调集·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譬如对于敌人罢,有时是压服不够,还要‘~’。”△描写对恶势力斗争的坚决。→斩草除根↔养虎遗患 养痈遗患 放虎归山


【词语除恶务尽】  成语:除恶务尽汉语词典:除恶务尽

猜你喜欢

  • 咏雩

    源见“沂水舞雩”。指春天郊游的赏心乐事。元柳贯《赠别宋季任赴甘肃提举二十韵》:“元宰亲加豆,诸生肃咏雩。”【词语咏雩】   汉语大词典:咏雩

  • 悠悠万事,唯此为大

    悠悠:众多貌。 强调某事是压倒一切的大事。语出《后汉书.李固传》:“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国之兴衰,在此一举。”唐乐群《切莫“海本位”》(《光明日报》1993年2月15日):“教师下海了,作家下海了,

  • 顿戟

    《管子.地数》:“故天下之君顿戟一怒,伏尸满野,此见戈之本也。”后因以“顿戟”指动用干戈引起兵战。《南齐书.高帝纪上》:“入兵万乘之国,顿戟象魏之下。”【词语顿戟】   汉语大词典:顿戟

  • 不思蜀

    同“乐不思蜀”。何其芳《忆昔》诗之三:“留连光景不思蜀,惆怅天神犹醉秦。”

  • 上不在天,下不着地

    《韩非子.解老》:“〔人〕上不属天,下不著地,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上不属天,谓非星辰之类;下不著地,谓非草木之类。后因以“上不在天,下不着地”形容偏僻闭塞的地方。《儿女英雄传》八回:“只叫他

  • 萧史之楼

    指秦穆公为萧史与弄玉建造的凤台。详“萧史”条。

  • 青藜阁下

    源见“青藜照阁”。本指汉刘向,后泛指学问勤苦之士。宋刘克庄《念奴娇.居厚弟生日》词:“从者谁欤?青藜阁下,汉卯金之子。”

  • 倚门卖笑

    源见“倚市门”。指妓女卖淫。清朱焘《北窗呓语》:“即所作诗文与不知甘苦者漫焉相质,是何异女子之倚门卖笑,弛体自媒乎?”并列 旧指妓女生涯。清·周友良《珠江梅柳记》:“妾等生不逢辰,早年沦落,~,人室含

  • 嵩祝

    同“嵩岳三呼”。清钱谦益《野老》诗:“辍耕今日欣相告,嵩祝仍趋诞圣朝。”

  •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见〔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见“祸从口出,患从口入”。《朱子语类》卷71:“谚有‘~’,甚好。”【词语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成语: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汉语大词典:祸从口出,病从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