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长卿多病

长卿多病

指司马相如称病不参与政务。后以此典喻文人称病家居,不慕做官。司马相如(前179年——前117年),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因慕蔺相如为人,故更名相如。少时好读书,口吃而善著书,并可击剑、弹琴。他有消渴疾(即糖尿病),与临邛(Qióng穷,今四川邛崃县)才女卓文君结夫妻,卓父分给钱财。他入仕做官后,一直不肯参与政务而称病闲居,不慕官爵。曾任孝文园令。后又因病免职,住在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东北)。著有《子虚》、《上林》、《大人》等赋,文词富丽,篇末寄寓讽谏,他是西汉辞赋家。此典又作“多病马卿”、“消渴”、“临邛渴”、“相如渴病”、“多病文园”、“病渴”、“病损茂陵”、“文园病客”、“相如病”。

【出典】:

史记》卷117《司马相如列传》3053、3056、3063页:“相如口吃(讲话时常语言中断或重复,情绪紧张时更严重,是习惯性语言缺陷)而善著书。常有消渴(中医学病名。因口渴、易饥、尿多、消瘦,故名。本症有糖尿病等)疾。与卓氏婚,饶(多)于财。其进仕宦(shì huàn世换,任职做官),未尝(不曾)肯(愿意)与(yù玉,参加)公卿(原指三公、九卿。此处指朝廷中高级官员)国家之事,称病闲居,不慕官爵。”“相如拜(用一种礼节授给官职)孝文园令(掌管汉文帝刘恒陵园之长官。秩六百石)。”“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

【例句】:

唐·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长卿多病久,子夏索居频。” 唐·杜甫《即事》:“多病马卿无日起,穷途阮籍几时醒。” 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飘零仍百里,消渴已三年。” 唐·李商隐《令狐八拾遗綯见招送裴十四归华州》:“嗟余久抱临邛渴,便欲因君问钓矶。” 宋·黄庭坚《以梅馈晁深道戏赠》:“相如渴病应须此,莫与文君蹙远山。” 宋·张元干《十月桃》:“有多情多病文园,向雪后寻春,醉里凭栏。” 宋·吴文英《忆旧游·别黄澹翁》:“叹病渴凄凉,分香瘦减,两地看花。” 宋·张炎《解连环·拜陈西麓墓》:“纵荷衣未改,病损茂陵,总是离索。” 元·张埜《夺锦标·七夕》:“谁念文园病客?夜色沉沉,独抱一天岑寂。” 明·冯惟敏《新水令·又仰高亭自寿》:“心不关杜甫愁,身不惹相如病。”


【典源】《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 常有消渴疾。与卓氏婚,饶于财。其进仕宦,未尝肯与公卿国家之事,称病闲居,不慕官爵。”曾“拜为孝文园令”。“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

【今译】 汉代司马相如 (字长卿) 患有消渴疾 (即糖尿病),与临邛才女卓文君结为夫妻,富有钱财。他入仕做官后,一直不肯参与政务而称病闲居,不慕官爵。相如曾任孝文园令,后又因病免职,住在茂陵。

【释义】 后以此典称文人抱病有疾。

【典形】 病渴、病损茂陵、长卿多病、多病马卿、多病文园、临邛渴、文园病客、相如病、相如渴病、消渴、渴杀病相如、相如渴疾、病损文园、相如酒渴、相如病久、茂陵无病、文园多病、病茂陵、马卿带疾、病渴人、病相如、文园谢病、长卿病、司马渴、相如渴。

【示例】

〔病渴〕 宋·吴文英《忆旧游·别黄澹翁》:“叹病渴凄凉,分香瘦减,两地看花。”

〔病损茂陵〕 宋·张炎《解连环·拜陈西麓墓》:“纵荷衣未改,病损茂陵,总是离索。”

〔长卿多病〕 唐·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长卿多病久,子夏索居频。”

〔多病马卿〕 唐·杜甫《即事》:“多病马卿无日起,穷途阮籍几时醒。”

〔多病文园〕 宋·张元干 《十月桃》:“有多情多病文园,向雪后寻春,醉里凭栏。”

〔临邛渴〕 唐·李商隐《令狐八拾遗綯见招送裴十四归华州》:“嗟余久抱临邛渴,便欲因君问钓矶。”

〔文园病客〕 元·张埜《夺锦标·七夕》:“谁念文园病客? 夜色沉沉,独抱一天岑寂。”

〔相如病〕 明·冯惟敏《新水令·又仰高亭自寿》:“心不关杜甫愁,身不惹相如病。”

〔相如渴病〕 宋·黄庭坚《以梅馈晁深道戏赠》:“相如渴病应须此,莫与文君蹙远山。”

〔消渴〕 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飘零仍百里,消渴已三年。”


猜你喜欢

  • 釜中泣

    源见“七步成诗”。比喻兄弟或内部不和,互相残害。《隋唐演义》二回:“直教豆相釜中泣,宁论豆萁一体生。”

  • 休龙淫母

    《南史.后妃列传》载,路太后生孝武帝,孝武帝即位,尊其为太后。太后居显阳殿,上于闺房之内,礼敬甚寡,有所御幸,或留止太后房内,故人间咸有丑声。《魏书.岛夷刘裕传》载,刘骏“并与母同行,宣淫肆意。”南朝

  • 声振林木

    源见“响遏行云”。形容乐曲声高亢激越。《儒林外史》五五回:“荆元慢慢地和了弦弹起来,铿铿锵锵,声振林木。”见“声动梁尘”。《儒林外史》55回:“荆元慢慢的和了弦,弹起来,铿铿锵锵,~。”【词语声振林木

  • 衣帛必书

    《三国志.魏书.刘劭传》宋.裴松之註引《文章叙录》曰:‘韦诞……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其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寸纸不见遗,至今世人尤宝之。’据说汉人张芝(伯英)苦练书法,家中衣帛,必先用来写

  • 杨妃捧砚

    参见:贵妃捧砚

  • 王丹挞子

    《后汉书.王丹传》:“丹子有同门生丧亲,家在中山,白丹欲往奔慰。结侣将行,丹怒而挞之,令寄缣以祠焉。或问其故。丹曰:‘交道之难,未易言也。世称管、鲍,次则王、贡。张、陈凶其终,萧、朱隙其末,故知全之者

  • 寡不胜众

    同“寡不敌众”。《吕氏春秋.壅塞》:“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宋 司马光《乞裁断政事札子》:“若人君不加裁决,使人臣各行其意,则朝夕斗讼,弱不胜强,寡不胜众。”见“寡不敌众”

  • 覆巢无完卵

    南朝.宋.刘义庆撰《世说新语.言语》:“孔融被收(收捕入监),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依然,依旧)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希望)罪止于身(自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

  • 桐珪

    同“桐圭”。唐许孟容《享文恭太子庙乐章》:“桐珪早贵,象辂追设。”【词语桐珪】   汉语大词典:桐珪

  • 钟李

    《后汉书.钟皓传》:“皓兄子瑾母,膺之姑也。瑾好学慕古,有退让风,与膺同年,俱有声名。膺祖太尉修……复以膺妹妻之。”东汉钟瑾与李膺二人是姑表兄弟,并有令名。后遂用为咏表兄弟之典。唐.杜牧《寄内兄和州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