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锥处囊中

锥处囊中

源见“毛遂自荐”。比喻有才智的人终能显露头角。陈三立《次韵再答王义门》:“书传圯上此人去,锥处囊中相士谁?”


主谓 锥子在口袋中,锥尖迟早要显露在外。比喻有才智的人终能崭露头角。语本《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陈三立《次韵再答王义门》:“书传圯上此人去,~相士谁?”※处,不读作chù。△褒义。多用于描写有才智的人未被发现时的状况。也作“囊中之锥”。


【词语锥处囊中】  成语:锥处囊中汉语词典:锥处囊中

猜你喜欢

  • 散乐

    民间歌舞百戏的总称。《周礼.春官.旄人》:“旄人掌教舞散乐,舞夷乐。”汉郑玄注:“散乐,野人为乐之善者,若今黄门倡矣,自有舞。”原指周代民间乐舞,南北朝后,成为百戏的同义语。【词语散乐】   汉语大词

  • 画虎类狗

    ①画虎不成反类狗见“画虎不成反类狗”。刘复《读〈海上花列传〉》:“你若没有相当的聪明去调遣它,没有相当的气力去搬运它,结果只是~而已。”【词语画虎类狗】  成语:画虎类狗汉语大词典:画虎类狗

  • 人浮于事

    原作“人浮于食”,“食“是指禄,指任事人的才能高过所得的俸禄。后演化为“人浮于事”,与原意不同,指人多事少,没有工作可做。孔子说,君子责备富贵而不责备贫贱,这样才不致发生社会动荡。因而,与其使俸禄高于

  • 文过饰非

    文:掩盖。过:过失。饰:掩饰。非:错误。指用虚假好听的言词来掩饰过失和错误。 陈庆镛(?-1858年),字颂南,晋江(今福建泉州市)人。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选庶吉士(练习办事),累升至御史,

  • 附冀马融

    源见“西第颂”。借指谄媚权贵之人。沈昌直《咏史》之一:“附冀马融曾失足,美新 扬子又登场。”

  • 白堕醪

    同“白堕酒”。清吴嘉纪《题毕吏部醉眠图赠方恂如》诗:“只恐比舍酿,不如白堕醪。”

  •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见〔非知之艰,行之惟艰〕。【词语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成语: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 献长杨赋

    同“献赋”。唐李白《忆旧游记谯郡元参军》诗:“西游因献《长杨赋》,北阙青云不可期。”

  • 龙飞九五

    源见“九五飞龙”。指即天子位。《魏书.张衮传》:“陛下龙飞九五,仍参顾问,曾无微诚,尘山露海。”【词语龙飞九五】  成语:龙飞九五汉语大词典:龙飞九五

  • 声气

    源见“同声相应”。本指声音气息。引申指朋友间共同的旨趣和爱好。《聊斋志异.素秋》:“公子倒屣而出,烛之,非他,乃周生,宛平之名士也,素以声气相善。”亦用于贬义,指官场中的交接往来。清陈康祺《郎潜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