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金碗玉鱼

金碗玉鱼

源见“金碗”、“玉鱼”。指殉葬品,先朝遗物。清杨绳武《孝陵》诗:“金碗玉鱼无恙在,不须清泪滴铜仙。”


【典源】 《太平御览》 卷八十八引《汉武故事》曰:“邺县又有一人,于市货玉杯,吏疑其御物,欲捕之,因忽不见。县迷其器,推问,又茂陵中物也。(霍) 光自呼吏问之,说市人形貌。如先帝。光于是嘿 (mo) 然。”唐·韦述《两京新记》:“长安大明宫宣政殿,每夜见数十骑衣鲜丽,游往其间,高宗使巫祝刘明奴、王湛然问所由。鬼曰:‘我是汉楚王戊太子,死葬于此。’明奴等曰:‘按汉书,戊与七国反,诛死无后,焉得有子葬于此?’鬼曰:‘我当时入朝,以路远不从坐,后病死,天子于此葬我,汉书自有遗误耳。’明奴因宣诏与改葬。鬼喜曰:‘我昔日亦是近属豪贵,今在天子宫内,出入不安,改卜极幸甚。我死时天子敛我玉鱼一双,今犹未朽,必以此相送,勿见夺也。’明奴以事奏闻。及发掘,玉鱼宛然,自是其事遂绝。”

【今译】 传说汉昭帝时邺县有一人在集市上卖玉杯,官吏发现,疑为宫中御物,准备捉捕他,那人忽而不见。县上呈送玉杯,经考查才知是汉武帝茂陵中的葬物。霍光亲自盘诘官吏,官吏叙述卖玉杯人状貌,霍光觉得很像汉武帝,于是默然不问。又传说唐高宗时,长安宣政殿中每夜有数十鬼骑出游,衣着鲜丽。高宗派巫者去询问原由。鬼说:“我是汉楚王戊太子,死后葬于此地。”巫者问明后宣诏为其改葬,鬼非常高兴,说他死时皇帝曾给一双玉鱼随葬,今愿赠送。改葬时,果然发现玉鱼,以后殿中再无鬼游之事。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帝王、先朝遗事。

【典形】 金碗、金碗出人间、金碗玉鱼、卖玉碗、玉杯、玉碗、玉碗人间现、玉鱼金碗、玉鱼、金碗泪。

【示例】

〔金碗〕 宋·汪元量《钱唐》:“事去玉环沉异域,愁来金碗出佳城。”

〔金碗出人间〕 唐·杜甫《诸将》:“昨日玉鱼蒙葬地,早时金碗出人间。”

〔金碗玉鱼〕 清·杨绳武《孝陵》:“金碗玉鱼无恙在,不须清泪滴铜仙。”

〔卖玉碗〕 南朝梁·沈约《解佩去朝市》:“一朝卖玉碗,眷眷惜余香。”

〔玉杯〕 宋·钱惟演《汉武》:“甘泉祭罢神光灭,更遣人间识玉杯。”

〔玉碗〕 明·何景明《皇陵》:“玉碗留天地,金灯照寂寥。”

〔玉碗人间现〕 宋·陈师道《古墨行》:“初闻桥山送弓剑,宁知玉碗人间现。”

〔玉鱼金碗〕清·黄鷟来《送张四明西之秦》:“汉寝唐陵久已空,玉鱼金碗知何所。”


猜你喜欢

  • 鹤取仙箭

    宋.施宿等撰《嘉泰会稽志》:“会稽县:白鹤山,在县南一十五里,一名箭羽山。”下又引孔灵符《会稽记》云:“射的山西南水中,有白鹤山。此鹤尝为仙人取箭,曾刮埌寻索,遂成此山。”传说通灵白鹤寻取仙人所遗之箭

  • 什袭深藏

    同“什袭珍藏”。元吴师道《红玉杯为陈云峤太祝赋》诗:“华堂舞罢饮阑时,什袭深藏莫刓缺。”

  • 掷果香车

    同“掷果车”。明阮大铖《燕子笺.题笺》:“你看他,乌纱小帽红杏衫,与那人笑立花前,掷果香车应不忝。”

  • 冰洁渊清

    犹冰清玉洁。汉 孔融《卫尉张俭碑》:“君禀乾纲之正性,蹈高世之殊轨,冰洁渊清,介然特立。”《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太中大夫管宁,应二仪之中和,总九德之纯懿,含章素质,冰洁渊清。”见“冰清玉洁”。比

  • 非马辩

    《韩非子》卷十一《外储说左上》:“儿说,宋人,善辩者人。持白马非马也服齐稷下之辩者,乘白马而过关,则顾白马之赋。故籍之虚词则能胜一国,考实按形不能谩于一人。”战国时有名叫儿说的人,能言善辩,以名家“白

  • 陶胡奴米

    《世说新语.方正》:“王脩龄(名胡之)尝在东山甚贫乏。陶胡奴(陶范)为乌程令,送一船米遗之,却不肯取。直答语:‘王脩龄若饥,自当就谢仁祖索食,不须陶胡奴米。’”晋王胡之住在东山,家境很贫穷。一次,陶范

  • 枕瀑流

    源见“漱石枕流”。借指隐居。唐林嵩《赠天台王处士》诗:“赤城不掩高宗梦,宁久悬冠枕瀑流。”

  • 帐中歌

    源见“虞歌诀别”。指项王被困垓下,夜起饮帐中的慷慨悲歌。表达英雄末路无可奈何的凄凉心情。北周庾信《拟咏怀》之二六:“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词语帐中歌】   汉语大词典:帐中歌

  •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授命:献出生命。要( ㄧㄠ yāo ):通“约”,这里是穷困的意思。 见到有利之事,首先考虑是否合乎道义;在国家危亡关头,不惜付出生命;久处困境也决不忘记平生的诺言。 古时认为一个完美的人所应具

  • 终始如一

    谓自始至终没有改变。《荀子.礼论》:“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焉。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义之文也。”【词语终始如一】  成语:终始如一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