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金印如斗

金印如斗

世说新语.尤悔》:“王大将军起事(王敦叛晋作乱),丞相兄弟诣阙谢(丞相,指王导),周侯(周?)深忧。诸王始入,甚有忧色,丞相呼周侯曰:‘百口委卿。’周直过不应。既入,苦相存活(指在皇帝面前竭力保救王导等)。既释,周大悦,饮酒。及出,诸王故在门,周曰:‘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后。’”又见《晋书.周?传》。

王敦起兵造反后,司空王导率王氏兄弟诣阙谢罪,在朝门外见到周?,请求在御前保救。实际上,周?不仅心已应承,而且竭力营救,得到了皇帝恩准。但因入朝时既未言语,出朝时又说了一句官腔大话,这可能是为避耳目之故,但却造成了王导的误解,以为不救。后王敦拟用周?,问王导,导竟不言,周终被杀害。后因以“金印如斗”为咏得高官荣显之典。

南史.宗悫传》:“我年六十,得一州如斗大,不能复与典签共论之。”宋.辛弃疾《西江月.为范伯南寿》词:“留君一醉意如何?金印明年斗大。”


【典源】 《世说新语·尤悔》:“周(��) 曰:‘今年杀诸贼奴, 当取金印如斗大, 系肘后。’”《晋书·周��传》亦载。

【今译】 晋代周��曾说:“今年要杀掉那些逆贱,定取斗大的金印系在肘后。”古代武将带印,多系在肘后。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官位显赫; 也借指高官、将帅。

【典形】 大印如斗、斗印、黄金斗大、黄金如斗、金佩肘、金印斗大、金印如斗、印佩黄金斗、印如斗大、肘后印、肘后印如斗、金印如斗大、黄金肘后随。

【示例】

〔大印如斗〕 宋·曾巩《戏书》:“黄金满籝要心计, 大印如斗为身雠。”

〔斗印〕 元·白朴《凤凰台上忆吹箫》:“羡指麾貔虎,斗印腰悬。”

〔黄金斗大〕 明·汤显祖《紫钗记》:“黄金斗大,肘间悬龟纹绶花。”

〔黄金如斗〕唐·高适《行路难》:

“黄金如斗不敢惜,片言如山莫弃捐。”

〔金佩肘〕 明·汤显祖《牡丹亭》:“貂插首,玉垂腰,金佩肘。”

〔金印如斗〕 唐·王维《送高判官从军赴河西序》:“紫绶曳地,金印如斗。列居东第,位为通侯。”

〔印佩黄金斗〕 宋·方岳《满江红·九日冶城楼》:“故国山围青玉案,何人印佩黄金斗?”

〔印如斗大〕 宋·陆游《纵笔》:“印如斗大宁常保,剑拄颐长只自劳。”

〔肘后印〕 明·汤显祖《牡丹亭》:“肘后印嫌金带重,掌中珠怕玉盘轻。”


【词语金印如斗】  成语:金印如斗汉语词典:金印如斗

猜你喜欢

  • 蝉腹龟肠

    《南史.檀珪传》:“珪诉(王)僧虔求禄不得,与僧虔书曰:‘仆一门虽谢文通,乃忝武达。群从姑叔,三媾帝姻,而令子姪饿死,遂不荷润。蝉腹龟肠,为日已久。’”“蝉腹龟肠”是说肠微腹小,比喻逼于饥饿。宋.陆游

  • 任重致远

    《易.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墨子.亲士》:“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指负载沉重而能行达远方。后用以比喻抱负远大,能闯出新的前景,作出宏伟的业绩。明李贽《八物

  • 季子高风

    《春秋左氏传.襄公十四年》:“吴王诸樊既除丧,将立季札。季札辞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遂弗为也,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矣。君义嗣,谁敢奸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

  • 鞭荆

    同“鞭尸”。元冯子振《鹦鹉曲》曲:“逃吴辞楚无家住,解宝剑赠津父。十年间隶越鞭荆,怒卷秋江潮雨。”

  • 倡和

    源见“一倡一和”。谓一人首唱,他人相和,互相应答。后亦指以诗词相酬答。《礼记.乐记》:“倡和清浊。”孔颖达疏:“先发声者为倡,后应声者为和。”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五:“〔陈后主〕与幸臣各制歌词,极

  • 崔烈铜臭

    《后汉书.崔骃列传》附《崔烈传》:“寔从兄烈,有重名于北州,历位郡守、九卿。灵帝时,开鸿都门榜卖官爵,……列时因傅母入钱五百万,得为司徒。及拜曰,天子临轩,百僚毕会。帝顾谓亲幸者曰:‘悔不小靳,可至千

  • 芝兰生于深林

    喻君子不以处于逆境而败节。《孔子家语.在厄》:“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词语芝兰生于深林】  成语:芝兰生于深林

  • 射柳

    同“射穿杨叶”。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司马裔碑》:“藏松宝剑,射柳雕弓,推诚贾复,屈节廉公。”【词语射柳】   汉语大词典:射柳

  • 仙人辞汉

    同“铜人辞汉”。明邢昉《故宫燕》诗:“钟?何年去洛阳,仙人辞汉泪成行。”

  • 屠国

    源见“屠牛朝歌”。喻宰制天下,治理国家。唐柳宗元《天对》:“奋刀屠国,以髀髋厥商。”【词语屠国】   汉语大词典:屠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