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采葑采菲

采葑采菲

《诗.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毛传:“下体,根茎也。”郑玄笺:“此二菜(指葑与菲)者,蔓青与葍之类也,皆上下可食,然而其根有美时,有恶(味苦)时,采之者,不可以根恶时并弃其菜。”后以“采葑采菲”喻不因其短而舍其所长。宋陈亮《与章德茂侍郎书》:“旧部当尊之人,相马不失之瘦,采葑采菲取节焉。”


并列 葑,即蔓青,根、茎味苦,但可食。比喻不因其所短而舍其所长。语出《诗经·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宋·陈亮《与章德茂侍郎书》:“旧部当尊之人,相马不失之瘦,~取节焉。”△多用于表示知人论事的态度。


【词语采葑采菲】  成语:采葑采菲汉语词典:采葑采菲

猜你喜欢

  • 人鉴

    同“人镜”。清曹溶《答顾宁人》诗:“自知良独难,人鉴庶为宝。”【词语人鉴】   汉语大词典:人鉴

  • 畔牢

    同“畔牢愁”。宋林逋《和唐异见寄》:“骚人新遗《畔牢》词,隐几微吟愧所知。”【词语畔牢】   汉语大词典:畔牢

  • 玄谈绝倒

    源见“三倒”。形容论道精妙,令人叹服。唐崔宗之《赠李十二》诗:“清论即抵掌,玄谈又绝倒。”

  • 白望

    139 ① 比喻虚名。《晋书.陈頵传》:陈頵与王导书曰:“中华所以倾弊,四海所以土崩者,正以取才失所,先白望而后实事,浮竞驱驰,互相贡荐。”【词语白望】   汉语大词典:白望

  • 中圣人

    《三国志.魏书.徐邈传》:“徐邈字景山,燕国蓟(蓟,古地名,在今北京市附近)人也。太祖平河朔(泛指黄河以北的地方),召为丞相军谋掾,试守奉高(汉时设立的县名,地即今山东泰安)令,入为东曹议令史。魏国初

  • 柳絮之诗

    源见“咏絮”。指女子所作的佳诗,形容女子富有文才。唐王维《汧阳郡太守王公夫人成氏墓志铭》:“同云降雪,常闻柳絮之诗;献岁改春,即赋椒花之颂。”

  • 绿耳

    源见“穆王八骏”。传说为周穆王八骏之一。泛指骏马。亦喻良才。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无人贵骏骨,绿耳空腾骧。”

  • 泥鸿爪

    同“鸿爪雪泥”。清张问陶《冬夜稚存招同寿民雪中饮酒既醉作歌》:“呜乎百年聚散泥鸿爪,傀儡登场任颠倒。”

  • 隋堤柳

    源见“隋堤”。为咏柳怀古之典。唐白居易《隋堤柳》诗:“隋堤柳,岁久年深尽衰朽。风飘飘兮雨萧萧,三株两株汴河口。”宋刘弇《清平乐》词:“东风依旧,著意隋堤柳。”【词语隋堤柳】   汉语大词典:隋堤柳

  • 文翁儒化

    同“文翁化俗”。唐杜甫《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诗:“诸葛 蜀人爱,文翁儒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