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醉乡记

醉乡记

新唐书.隐逸.王绩传》:“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求为六合丞,以嗜酒不任事,时天下亦乱,因劾,遂解去。……游北山东皋,著书自号东皋子。……时太乐署史焦革家善釀,绩求为丞,……著《醉乡记》以次刘伶《酒德颂》。其饮至五斗不乱,人有以酒邀者,无贵贱辄往,著《五斗先生传》。”

唐朝隐士王绩,以善饮酒闻名,能饮五斗不乱,生平唯以饮酒为乐,且对饮酒之事颇有研究,著有《醉乡记》。后常以“醉乡记”用为咏酒事之典。

宋.苏轼《苏轼诗集》卷二六《次韵赵令铄》:“端向甕间寻吏部(用毕卓事),老来专以醉为乡。”


猜你喜欢

  • 空中咄咄书

    源见“殷浩书空”。形容失意惊讶愤懑的神态。宋陆游《庵中纪事用前辈韵》:“空中咄咄安用书,身外悠悠固难计。”

  • 祝鮀之佞

    《论语.雍也》:“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祝鮀,春秋 卫人,能言善辩,或谓其善以巧言媚人,后因以为奸佞之人的典型。《晋书.王沈传》:“达幽隐之贤,去祝鮀之佞。”【词语祝鮀之佞】

  • 逝去玉楼

    源见“玉楼受召”。称文人逝世。明张煌言《挽华吉甫明经》诗:“逝去玉楼堪作赋,投来铁匣尚留诗。”

  • 眉头一纵,计上心来

    见〔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见“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水浒传》2回:“王四只管叫苦,寻思道:‘银子不打紧,这封回书却怎生好! 正不知被甚人拿去了?’~。”【词语眉头一纵,计上心来】  成语:眉头一纵,

  • 独酌谣

    南朝.陈沈炯《独酌谣》:“独酌谣,独酌独长谣。智者不我顾,愚夫余未要。不愚或不智,谁当余见招。所以成独酌,一酌倾一瓢。……”南朝陈.沈炯在《独酌谣》中表述了他自饮自叹悲伤颓废的心情。后遂用为文士自伤之

  • 窃钟掩耳

    同“掩耳盗铃”。《晋书.宣帝纪》:“亦犹窃钟掩耳,以众人为不闻;锐意盗金,谓市中为莫睹。”其他 偷钟时,怕钟响出声,被人听见,却把自己的耳朵遮掩起来。比喻自欺欺人。语本《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

  • 衣冠墓

    同“衣冠冢”。柳亚子有《碧云寺谒孙先生衣冠墓》诗。【词语衣冠墓】   汉语大词典:衣冠墓

  • 蛾眉笑躄

    《左传.宣公十七年》、《成公二年》载:春秋时,晋使郤克至齐,齐顷公使宫中嫔妇隔帷观看。郤克跛,登阶,妇人笑于房。克怒,出而誓曰:“所不此报,无能涉河!”后郤克以晋、鲁、卫之师伐齐,大败齐师于鞌。又《史

  • 结驷连骑

    ①形容人多。唐牛希济《崔烈论》:“复结驷连骑而往,观其堆积之所,然后命官。”②形容排场阔绰。明李贽《初潭集·夫妇二》: “今日为相,明日结驷连骑,食方于前。” ●《庄子·让王》: “子贡乘大马,中绀而

  • 漂母拯饥

    同“漂母饭”。明 邵璨《香囊记.酬恩》:“漂母拯饥,曾以千金之报;翳桑饿士,犹怀箪食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