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郑公乡

郑公乡

后汉书.郑玄传》:“国相孔融深敬于玄,屣履造门。告高密县为玄特立一乡,曰:‘昔齐置“士乡”,越有“君子军”,皆异贤之意也。郑君好学,实怀明德……今郑君乡宜曰“郑公乡”……可广开门衢,令容高车,号为“通德门”。’”

“郑公”指东汉经学家郑玄。他游学后返回家乡北海高密,深受北海相孔融的敬重,孔令在高密县设郑公乡。后以此为赞誉德高望重之人的典故。

唐.李群玉《经费拾遗所居呈封员外》:“唯应孔北海,为立郑公乡。”唐.丘丹《奉酬幸使君送归山之作》:“愧非郑公里,归扫蒙笼室。”


【典源】 《三国志·魏书·崔琰传》裴松之注引 《续汉书》 (晋、司马彪撰) 曰:“ (孔融) 告高密县为郑玄特立一乡,名为郑公乡。”《后汉书·郑玄列传》:“国相孔融深敬于玄,屣履造门。告高密县为玄特立一乡,曰:‘昔齐置士乡,越有君子军,皆异贤之意也。郑君好学,实怀明德。……今郑君乡宜曰‘郑公乡’。昔东海于公仅有一节,犹或戒乡人侈其门闾,矧乃郑公之德,而无驷牡之路?可广开门衢,令容高车,号为‘通德门’。”

【今译】后汉郑玄字康成,为当时著名经学大师。北海相孔融非常敬重郑玄,说:“过去齐设置士乡,越有君子军,都是优待贤士的意思。郑君好学,德行高尚。现郑君住的乡里应称为‘郑公乡’。以前东海于公只有治狱阴德,还告诉乡人将闾门修高。令后世子孙做大官乘的高车驷马能通过。郑公有这么高的德行学问,怎么能没有通过高车驷马的大路?应广开里门道路,让它能容高车,称为‘通德门’”。参见 〖高门纳驷〗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有学问德行,为人敬重钦仰。

【典形】 康成德里、通德门、郑公庐、郑公乡、郑乡。

【示例】

〔康成德里〕 明·陈子龙 《寄上京山郑师》:“轩辕神台不敢攀,康成德里人所赖。”

〔通德门〕 宋·李廷忠《谢王枢使荐举启》:“三鳣地冷,幸依通德之门; 一鹗天高,误入翘材之閤。”

〔郑公庐〕 宋·苏轼《张文裕挽词》:“欲寄西风两行泪,依然乔木郑公庐。”

〔郑公乡〕 清·唐孙华《次韵酬陆匪莪侍御》:“庭户知君清似水,旁人共拟郑公乡。”

〔郑乡〕 清·丘逢甲《戏用前韵柬同集诸君》:“却教人忆泥中婢,八字墙高似郑乡。”


【词语郑公乡】   汉语词典:郑公乡

猜你喜欢

  • 羽觞随波

    源见“兰亭会”。又《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每惟洛宴”李善注引南朝 宋东阳无疑《齐谐记》:“束晳对武帝曰:‘昔周公卜洛邑,因流水以汛酒,故逸诗曰:羽觞随流波。’”《晋书.束晳传》引作“羽觞随

  • 锐头将军

    晋.孔衍《春秋后语.赵语》:“平原君对赵王曰:‘渑池之会,臣察武安君之为人也,小头而锐,瞳子白黑分明,视瞻不转,执志强也,可以持久,难于争锋,廉颇足以当之。’”平原君赵胜谈及秦将白起时,说他头小又尖锐

  • 卖花声

    参见:卖杏花

  • 郅都苍鹰

    《史记.酷吏列传.郅都传》:“郅都者,杨人也。……孝景时,都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大臣於朝。……后迁为中尉。丞相條侯至贵倨也,而都揖丞相。是时民朴,畏罪自重,而都独先严酷,致行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都

  • 曾参错见

    同“曾参杀人”。元白朴《墙头马上》:“赤紧的陶母熬煎,曾参错见,太公跋扈。”

  • 八翼梦

    参见:梦生八翼

  • 前仆后起

    同“前赴后继”。清黄遵宪《近世爱国志士歌》:“党狱横兴,株连甚众,而有志之士,前仆后起。”见“前仆后继”。【词语前仆后起】  成语:前仆后起汉语大词典:前仆后起

  • 衣轻乘肥

    穿轻暖的皮衣,乘坐肥马拉的车。形容生活豪华奢侈。语本《论语.雍也》:“赤之适章也,乘肥马,衣轻裘。”见“乘肥衣轻”。元·无名氏《赚蒯通》2折:“想为官的前呼后拥,~,有多少荣耀。”【词语衣轻乘肥】  

  • 狮子搏象兔,皆用全力

    狮子和大象或兔子搏斗,皆使尽全身之力。 比喻事无大小,都全力以赴,认真对待。语出宋.普济《五灯会元.卷六.亡名古宿》:“昔有一老宿,因僧问:‘师(狮)子捉兔亦全其力,捉象亦全其力,未审全个什么力?’

  • 破荒寒

    同“破天荒”。清何绍基《闱墨刻成喜成一律》:“联珠叠璧欣传示,为破荒寒二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