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郑公乡

郑公乡

后汉书.郑玄传》:“国相孔融深敬于玄,屣履造门。告高密县为玄特立一乡,曰:‘昔齐置“士乡”,越有“君子军”,皆异贤之意也。郑君好学,实怀明德……今郑君乡宜曰“郑公乡”……可广开门衢,令容高车,号为“通德门”。’”

“郑公”指东汉经学家郑玄。他游学后返回家乡北海高密,深受北海相孔融的敬重,孔令在高密县设郑公乡。后以此为赞誉德高望重之人的典故。

唐.李群玉《经费拾遗所居呈封员外》:“唯应孔北海,为立郑公乡。”唐.丘丹《奉酬幸使君送归山之作》:“愧非郑公里,归扫蒙笼室。”


【典源】 《三国志·魏书·崔琰传》裴松之注引 《续汉书》 (晋、司马彪撰) 曰:“ (孔融) 告高密县为郑玄特立一乡,名为郑公乡。”《后汉书·郑玄列传》:“国相孔融深敬于玄,屣履造门。告高密县为玄特立一乡,曰:‘昔齐置士乡,越有君子军,皆异贤之意也。郑君好学,实怀明德。……今郑君乡宜曰‘郑公乡’。昔东海于公仅有一节,犹或戒乡人侈其门闾,矧乃郑公之德,而无驷牡之路?可广开门衢,令容高车,号为‘通德门’。”

【今译】后汉郑玄字康成,为当时著名经学大师。北海相孔融非常敬重郑玄,说:“过去齐设置士乡,越有君子军,都是优待贤士的意思。郑君好学,德行高尚。现郑君住的乡里应称为‘郑公乡’。以前东海于公只有治狱阴德,还告诉乡人将闾门修高。令后世子孙做大官乘的高车驷马能通过。郑公有这么高的德行学问,怎么能没有通过高车驷马的大路?应广开里门道路,让它能容高车,称为‘通德门’”。参见 〖高门纳驷〗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有学问德行,为人敬重钦仰。

【典形】 康成德里、通德门、郑公庐、郑公乡、郑乡。

【示例】

〔康成德里〕 明·陈子龙 《寄上京山郑师》:“轩辕神台不敢攀,康成德里人所赖。”

〔通德门〕 宋·李廷忠《谢王枢使荐举启》:“三鳣地冷,幸依通德之门; 一鹗天高,误入翘材之閤。”

〔郑公庐〕 宋·苏轼《张文裕挽词》:“欲寄西风两行泪,依然乔木郑公庐。”

〔郑公乡〕 清·唐孙华《次韵酬陆匪莪侍御》:“庭户知君清似水,旁人共拟郑公乡。”

〔郑乡〕 清·丘逢甲《戏用前韵柬同集诸君》:“却教人忆泥中婢,八字墙高似郑乡。”


【词语郑公乡】   汉语词典:郑公乡

猜你喜欢

  • 慈恩题

    同“慈恩题记”。闽徐夤《曲江宴日呈诸同年》诗:“好是慈恩题了望,白云飞尽塔连空。”

  • 思如涌泉

    形容人的才思敏捷,像涌泉一样不断冒出。又作“思如泉涌”、“思若涌泉”。为唐中宗时宰相李峤对苏颋(tǐng挺)的评价。苏颋,(670-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西)人。武则天时进士及第,袭父

  • 低飞蓬蒿

    源见“榆枋之见”。形容识浅志小,无所作为。或用为谦辞。明高启《赠杨荥阳》诗:“低飞蓬蒿间,不异雉带箭。”

  • 酬唱

    以诗词互相赠答。唐代郑谷《酬右省补阙张茂枢》诗:“积雪巷深酬唱夜,落花墙隔笑言时。”《宋史.宋湜传》:“宋解有清节,居长安不仕,与种放、魏野游,多篇杂酬唱。”后有人把这种互相赠答的诗词汇编成集,谓之“

  • 吠非其主

    源见“桀犬吠尧”。谓各为其主。《旧唐书.李峤传》:“或请诛之。中书令张说曰:‘峤虽不辨逆顺,然亦为当时之谋,吠非其主,不可追讨其罪。’”述宾 跖的犬向尧吠叫,并非尧不好,就因为他不是自己的主人。比喻人

  • 玉女洗头盆

    《集仙录》:“明星玉女,居华山,服玉浆,白日升天,祠前有五石臼,号玉女洗头盆。其水碧绿澄澈,雨不加溢,旱不减耗。”相传华山上住着一个玉女,饮玉浆,白日升天。她的祠前有五个石臼,叫玉女洗头盆。盆里的水碧

  • 中山渴友

    源见“千日酒”。指酒友。清郑燮《瑞鹤仙.酒家》词:“愿先生一扫长安旧梦,来觅中山渴友。”

  • 升仙题柱

    源见“题桥柱”。表示立志求取功名富贵。清 宋征璧《集贤宾.画桥》套曲:“升仙题柱名姓标,展司马霜毫。”

  • 牛口

    同“牛口之下”。明何景明《蹇赋》:“宁戚贱牧兮,桓公乃勃焉举于牛口。”【词语牛口】   汉语大词典:牛口

  • 圯上老人

    源见“圯桥进履”。指授张良兵法的圯上老父黄石公。宋苏轼《留侯论》:“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之所为深惜也。”【词语圯上老人】  成语:圯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