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吐哺握发”。用以形容求才心切,殷勤待士。《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三年》:“会高欢东出,元忠乘露车,载素筝浊酒以奉迎,欢闻其酒客,未即见之。元忠……谓门者曰:‘本言公招延俊杰,今闻国士到门,不吐哺
鲜( ㄒㄧㄢˇ xiǎn ):少。 懂得德性的人不多。 后多用以慨叹通人之少见。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由,知德者鲜矣。’”汉.班固《东都赋》:“唯子颇识旧典,又徒驰骋乎末流,温故知新已
源见“去天尺五”。谓与宫廷相近。宋方勺《泊宅编》卷六:“谁云天尺五,亲见玉皇来。”【词语天尺五】 汉语大词典:天尺五
同“燃脐”。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埋长狄于驹门,斩蚩尤于中冀。燃腹为灯,饮头为器。”一本作“然腹”。
源见“北窗高卧”。指闲逸自适之人。唐白居易《旱热》诗之一:“安知北窗叟,偃卧风飒至。”
同“相敬如宾”。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苟儿心之所好,虽相庄如宾,性与之洽也。”见“相敬如宾”。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苟儿心之所好,虽~,性与之洽也。”【词语相庄如宾】 成语:相庄如宾汉
源见“不学面墙”。指面对墙壁而立,一无所见。比喻不学习。《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古今成败,不可不知,退朝之暇,念观典籍,面墙而立,不成人也。”主谓 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也看不见。比喻不学无术,一无
同“仙令双凫”。唐苏颋《饯荆州崔司马》诗:“稍发仙人履,将题别驾舆。”
同“殊途同归”。汉桓宽《盐铁论.利议》:“诸生对策,殊路同归,指在于崇礼义。”见“殊途同归”。汉·桓宽《盐铁论·利议》:“诸生对册,~。”【词语殊路同归】 成语:殊路同归汉语大词典:殊路同归
源见“叱石为羊”。指隐居山中修道。清吴雯《丁丑人日赠黄九》诗:“可思携素侣,叱石入金华。”【词语叱石】 汉语大词典: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