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贯月海槎

贯月海槎

同“贯月槎”。清程先贞《过星来舅次韵》:“御风山阁敝,贯月海槎浮。”


猜你喜欢

  • 择子莫如父

    《左传.昭公十一年》:“王问于申天宇曰:‘弃疾在蔡,何如?”对曰:择子莫如父,择臣莫如君。’”意谓知子莫如父。

  • 言兰

    源见“金兰之友”。谓言语融洽,情投意合。唐骆宾王《初秋于窦六郎宅宴得风字》诗序:“物我双致,匪石席以言兰;心口两齐,混污隆而酌桂。”【词语言兰】   汉语大词典:言兰

  • 诛茆

    同“诛茅”。闽徐夤《新葺茆堂》诗:“剪竹诛茆就水滨,静中还得保天真。”【词语诛茆】   汉语大词典:诛茆

  • 江之永矣

    江:长江。永:长。 谓江水汪洋浩瀚,源远流长。语出《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南朝.宋.谢灵运《三月三日侍宴西池诗》:“江之永矣,皇心惟眷。”

  • 五帝君

    《周礼.春官.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东汉.郑玄注:“五帝:苍曰灵威仰,太昊食焉;赤曰赤熛怒,炎帝食焉;黄曰含枢纽,黄帝食焉;白曰白招拒,少昊食焉;黑曰汁光纪,颛琐食焉。”《春秋文耀钩》:“春起青

  • 不绝如线

    《公羊传.僖公四年》:“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荀子.强国》:“今巨楚县吾前,大燕鰌吾后,劲魏钩吾右,西壤之不绝若绳。”不绝如线,极言局势之危急。《淮南子.要略训》:“齐桓公之时,天子卑弱,诸

  • 引伸触类

    《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后因以“引伸触类”谓从某一事物的原则延展推广到同类的事物。清江藩《汉学师承记.惠周惕》:“精揅三十年,引伸触类,始得贯通其旨。”见“引申触类”

  • 回文

    同“回文诗”。唐王维《达奚侍郎夫人寇氏挽词》之一:“遗挂空留壁,回文日覆尘。”【词语回文】   汉语大词典:回文

  • 淮橘为枳

    同“橘化为枳”。严复《原强》:“此中大半,皆西洋以富以强之基,而自吾人行之,则淮橘为枳,若存若亡,不能收其实效者,则又何也?”主谓 比喻事物由于环境的变迁而改变性质。语本《周礼·考工记序》:“橘逾淮而

  • 遮道更借

    源见“借寇恂”。称颂地方官德政卓著,深受人民爱戴挽留。唐王维《魏郡太守上党苗公德政碑》:“官吏百姓等或守阙乞留,或遮道更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