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裂冠毁冕,拔本塞源

裂冠毁冕,拔本塞源

冠:帽子。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本:树根。源:水源。 毁裂冠冕,拔去树根,堵塞水源。 原比喻诸侯背弃礼法,侵犯天子的直接领地。 后也用作臣下推翻国君夺取王位之辞。语出《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源),民人之有谋主也。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源),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予一人?”晋.葛洪《抱朴子.用刑》:“群下力竞,还为长蛇,伐木塞源,裂冠毁冕,或沉之于汉,或流之于彘。”《魏书.孝庄帝纪》:“乃有裂冠毁冕之心,将为拔本塞源之事。”《南齐书.高帝纪》:“桂阳负众,轻问九鼎,裂冠毁冕,拔本塞源。”也单引 ① 〔裂冠毁冕〕。比喻蔑视礼法。《后汉书.逸民传.论》:“是时裂冠毁冕相携而去者,盖不可胜数。”也比喻毁灭华夏文化,背离民族传统。宋.胡铨《上高宗封事》:“天下士大夫,皆当裂冠毁冕变胡服。”


【词语裂冠毁冕,拔本塞源】  成语:裂冠毁冕,拔本塞源汉语词典:裂冠毁冕,拔本塞源

猜你喜欢

  • 扬雄嘲

    同“扬子解嘲”。唐长孙佐辅《山行书事》诗:“谁知问津官,空作扬雄嘲。”

  • 鸳翼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宋康王夺舍人韩凭妻,凭自杀,妻遂投台。王怒,“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

  • 青蚨归来

    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三:“南方有虫,名??,一名?蠋,又名青蚨。形似蝉而稍大,味辛美可食。生子必依草叶,大如蚕子。取其子,母即飞来,不以远近。虽潜取其子,母必知处。以母血涂钱八十一文,以子血涂钱八十

  • 鲁连让齐爵

    同“鲁连辞赏”。唐陈子昂《感遇诗》之十六:“鲁连让齐爵,遗组去邯郸。”

  • 蝇营狗苟

    比喻人的贪婪无廉耻,象苍蝇的营营钻营,象狗一样苟且不正。唐代韩愈《送穷文》:“蝇营狗苟,驱去复还。”并列 营,蝇飞之声;苟,苟且,不顾羞耻。像苍蝇那样到处飞逐,像狗那样谄媚无耻。比喻追逐名利,不顾廉耻

  • 惧波投水

    《艺文类聚》卷七一引《淮南子》:“楚人有乘船而遇大风者,波至而恐,自投于水。非不贪生,而畏死也。惑于死而反忘生也。”这个故事里的楚人,因为惧怕风波,反而投水丧生。古籍中,“惧波投水”的记述虽绝无仅有,

  • 馆陶园

    《汉书.东方朔传》:“帝姑馆陶公主号窦太主……主寡居,年五十余矣,近幸董偃……爰叔(谓偃)曰:‘顾城庙远无宿宫,又有荻竹籍田,足下何不白主献长门园?此上所欲也……’偃顿首曰:‘敬奉教。’入言之主,主立

  • 一日万几

    同“一日万机”。《朱子语类》卷九六:“或谓:‘主一不是主一事,如一日万几,须要并应。’曰:‘一日万几,也无并应的道理,须还他逐一件理会。’”主谓 几,通“机”。一日之间,万事纷纭。语本《尚书·皋陶谟》

  • 斗柄

    北斗七星中第五、六、七颗星的形状象杓子,因称为“斗柄”。北斗七星绕天极旋转,常年不隐,古人就根据斗柄的指向来定时间和定季节。《后汉书.崔骃传》:“建天枢,执斗柄。”李贤注引《春秋运斗枢》:“北斗七星,

  • 沙丘鲍鱼

    沙丘:今河北广宗县西北。鲍(bào报)鱼:盐腌之干鱼,有臭味。 此典指秦始皇外游途中病死于沙丘。后以此典指秦始皇死亡。天热,尸臭,用盐腌之干鱼装载尸车上,混淆尸臭。 秦始皇在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县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