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裂冠毁冕

裂冠毁冕

左传.昭公九年》:“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曰:‘我在伯父,(天子称同姓诸侯,诸侯称同姓大臣,均可称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源,民人之有谋主也,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周王派大夫詹桓伯到晋国责难说:“朕的领土对于伯父而言,就像衣服有帽子,树木有根源,人民有谋主,假如伯父毁掉帽子,拔掉根源,放弃谋主,就连戎狄也不会把我这个天子看在眼中吧!”后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指忘其根本,又喻不支持朝廷。

后汉书.逸民列传》:“汉室中微,王莽篡位,士之蕴藉义愤甚矣。是时裂冠毁冕,相携持而去之者,盖不可胜数。”


并列 毁坏帽子。语出《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比喻臣下背弃君王。《南齐书·高帝纪》:“桂阳负众,轻问九鼎,~。”也比喻坚决不做官。《后汉书·逸民传序》:“汉室中微,王莽篡位,士之蕴藉义愤甚矣。是时~,相携持而去之者,盖不可胜数。”又比喻背离民族文化传统。《宋史·胡铨传》:“陛下一屈膝……天下士大夫皆当~,变为胡服。”△多用于写旧时官场。


【词语裂冠毁冕】  成语:裂冠毁冕汉语词典:裂冠毁冕

猜你喜欢

  • 魏珠

    源见“魏车委照”。指宝珠。南朝 陈 贺力牧《乱后别苏州人》诗:“照庑同燕石,光车等魏珠。”【词语魏珠】   汉语大词典:魏珠

  • 负荆

    西汉.司马迁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战国时,赵国的大将军廉颇居功自傲,不甘居于“完璧归赵”被拜为上卿的蔺相如之下。他“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蔺相如从赵国大局出发,忍让克制,终于感动了廉

  • 十地

    参见:初地【词语十地】   汉语大词典:十地

  •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故:指灾患丧病之类事故。 父母都健康,兄弟没灾患,是第一种乐趣。语出《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 毛义持书

    同“毛义捧檄”。唐李峤《檄》诗:“毛义持书去,张仪韫璧行。”

  • 一掷天下

    《晋书.孙绰传》:“(绰上疏曰)陛下且端委紫极,增修德政,躬行汉文简朴之志,去小惠,节游费,审官人,练甲兵,以养士灭寇为先。十年行之,无使隳废,则贫者殖其财,怯者充其勇,人知天德,赴死如归,以此致政,

  • 薄责于人

    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 木梗

    源见“土偶桃梗”。喻指漂荡无定的人或物。北周庾信《和张侍中述怀》:“漂流从木梗,风卷随秋箨。”唐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木梗随波荡,桃源?隐沦。”【词语木梗】   汉语大词典:木梗

  • 田子方

    源见“养老马”。为怜惜被弃之才的典型人物。唐李白《天马歌》:“愿逢田子方,恻然为我悲。”

  • 长鉟周都尉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隆虑克侯周灶,“以长鉟都尉击项籍”。鉟,音pī。楚汉相争时,周灶曾以长鉟都尉之职,率军击项羽。唐.杜牧《史将军二首》其一诗:“长鉟周都尉,闲如秋岭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