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衣锦归

衣锦归

也作“锦旋”、“锦还”、“衣锦还乡”。穿着锦服回家。柳庆远字文和,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南朝齐时任尚书郎、大司马中兵参军、建武将军、魏兴太守等职。梁高祖即位,任散骑常侍、右卫将军,加征虏将军,封重安侯,食邑千户……天监二年(503年),又升中领军,改封云杜侯。天监四年(505年),又出任雍州刺史等高官,临赴任时,高祖于新亭(今江苏南京市南)为之饯(jiàn荐,以酒食送行)别说:“您衣锦还乡,我没西顾之忧了。”南朝时,雍州侨置襄阳,这里是柳庆远的第二故乡,所以梁武帝说他这次上任是“衣锦还乡”。后世常用以形容富贵返里。

【出典】:

梁书》卷9《柳庆远传》182、183页“(天监)四年,出为使持节、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诸军事、征虏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高祖饯于新亭,谓曰:‘卿衣锦还乡,朕无西顾之忧矣。’”又《梁书》卷40《刘之遴传》572页:“(刘之遴)出为征西鄱阳王长史、南郡太守,高祖谓曰:‘卿母年德并高,故令卿衣锦还乡,尽荣养之理。’”

【例句】:

唐·岑参《送许员外江外置常平仓》:“还家锦服贵,出使绣衣香。” 唐·独孤及《送虞秀才擢第归长沙》“甲科文比玉,归路锦为衣。” 唐·李端《送义兴元少府》:“本是江南客,还同衣锦归。” 后晋·张昭运等《旧唐书·姜謩传》:“拜謩(同“谟”)秦州刺史。高祖谓曰:‘衣锦还乡,古人所尚。今以本州相授,用答元功。” 元·石君宝《秋胡戏妻》三:“谢得鲁昭公可怜,赐小官黄金一饼,以充膳母之资,如今衣锦荣归。”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37回:“一年半的功夫果然乡试连捷,并且探花及第,衣锦荣归了。”


猜你喜欢

  • 全始全终

    事情从开始到结束都很完美、一致。《三国演义》八六回:“孤正欲与蜀主讲和;但恐蜀主年轻识浅,不能全始全终耳。”《西游记》六四回:“圣僧不必闲叙。出家人全始全终。既有起句,何无结句?望卒成之。”见“善始善

  • 鹅笼书生

    梁.吴均《续齐谐记》载:阳羡许彦山行,遇一书生,求寄鹅笼中。入笼,笼亦不更广,书生亦不更小,宛然与双鹅并坐,鹅亦不惊。彦负笼而去,都不觉重。前息树下,书生出,自口中吐出器皿肴馔并一女子,共饮。书生醉卧

  •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旧时形容勇于打抱不平的正义行动。语出元.杨显之《酷寒亭》楔子:“这个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则是误伤人命。”元.张国宾《合汗衫》四折:“自从那日张员外家赍发了我的盘缠,迭配沙门岛去。幸得彼处上司道我是个

  • 半面之旧

    《后汉书.应奉传》唐.李贤注引:“谢承书曰:‘……造车匠于内开扇半面视奉,奉即委去。后数十年于路见车匠。识而呼之。’”应奉记忆力很好,有个车匠曾在门中露半面看他,几十年后,在路上见到那个车匠,应奉还认

  • 老子龙

    同“老子犹龙”。清 丘逢甲《实父以木棉双鹤歌见赠次韵寄答》:“道大君犹老子龙,德衰我愧周侯凤。”

  • 笑比黄河清

    宋.曾慥《类说》卷四八彭乘《墨客挥犀》:“(包拯)立朝刚毅,未尝有笑容,人谓包希仁笑比黄河清。”《宋史.包拯传》:“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黄河水浑浊,难得见

  • 曼倩饥

    源见“索米长安”。谓收入低微生活贫寒。唐许浑《早秋》诗之二:“老信相如渴,贫忧曼倩饥。”【词语曼倩饥】   汉语大词典:曼倩饥

  • 鸾胶

    源见“续弦胶”。本指仙家续断之物,比喻想要续娶的后妻。五代 刘兼《秋夕书怀呈戎州郎中》诗:“鸾胶处处难寻觅,断尽相思寸寸肠。”【词语鸾胶】   汉语大词典:鸾胶

  • 水秋鲈熟

    源见“莼羹鲈脍”。形容思乡归隐之情。宋苏庠《临江仙.席上赠张建康》词:“水秋鲈熟正关情,只愁宣室召,未许钓船轻。”

  • 刘公一纸书

    同“刘弘一纸书”。唐许浑《寄献三川守刘公》诗:“长闻季氏千金诺,更望刘公一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