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兵器。赍( ㄐㄧ jī ):以物送人。 借给盗贼兵器,送给盗贼粮食。 比喻帮助敌人或坏,人。贼,亦作“寇”。赍,亦作“资”。语出《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赍盗粮,借贼兵也。”《史记.范
吃饱肚子。《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唐代成玄英疏:‘果然,饱貌也,往于郊野,来去三食,路既非遥腹犹充饱。”【词语果腹】 汉语大词典:果腹
《后汉书.蔡邕列传》:“(董)卓重邕才学,厚相遇待,每集燕,辄令邕鼓琴赞事,邕亦每存匡益……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殊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允勃然叱之……即收付廷尉治罪……遂死狱中。”董卓被诛,蔡
《汉书.地理志上》:“昔在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旁行天下,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传说上古黄帝曾将天下画(同划)分为一万国。后人遂以此典喻指治国有方或所辖地域辽阔。唐.杜牧《郡斋独酌》诗
源见“刍狗”。谓后来将有祸患。唐王绩《答刺史杜之松书》:“亦将恐刍狗贻梦,栎社见嘲。去矣君侯!无落吾事。”
源见“平阳歌舞”。泛指贵戚府第。唐 高峤《晦日宴高氏林亭》诗:“歌入平阳第,舞对石崇家。”
源见“铜臭”。讥讽富豪之人志行秽浊。元 汪元亨《折桂令.归隐》曲:“崔烈富一生铜臭,伯夷贫千古清声。”
见“亭亭玉立”。黎静《彭大将军》:“湖上渔舟荡桨,天鹅浮游,湖边是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
同“抛砖引玉”。宋苏轼《与朱康叔书》:“谨作小楷一本寄上,却求为书,抛砖之谓也。”【词语抛砖】 汉语大词典:抛砖
《论语.季氏》:“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