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行不由径

行不由径

礼记.曲礼上》:“送丧不由径。”郑玄注:“径……邪路也。”《论语.雍也》:“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字子羽)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后因以“行不由径”喻为人正直或举止端方。《史记.伯夷列传》:“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儿女英雄传》三三回:“〔安公子〕扔下筷子,把口里嚼的那口饽饽吐出桌子上,口也不及漱,站起来,就不慌不忙,斯斯文文,行不由径的走到上房来。”


主谓 由,经过。径,小路。这里引申为邪路。走路不抄小路。形容为人正直端方,行动光明正大。语出《论语·雍也》:“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史记·伯夷列传》:“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也比喻办事为学不遵循正道。唐·刘知几《史通·断限》:“凡学者必先精此书,次览群籍,譬夫~,非所闻焉。”△多用于走正道方面。→道而不径行不逾方 光明正大 ↔邪门歪道


【词语行不由径】  成语:行不由径汉语词典:行不由径

猜你喜欢

  • 看山拄笏

    同“拄笏看山”。清宋翔凤《沁园春.途次寄孝逸》词之二:“镇吏闲人散,看山拄笏。也同秋士,寂寞江滨。”

  • 柏梁

    同“柏梁台”。唐韦渠牟《览外生卢纶诗因以示此》诗:“终期内殿联诗句,共汝朝天会柏梁。”【词语柏梁】   汉语大词典:柏梁

  • 泰山颓

    同“泰山其颓”。唐王湾《哭补阙亡友綦毋学士》诗:“泣为洹水化,叹作泰山颓。”【词语泰山颓】   汉语大词典:泰山颓

  • 斩马剑

    古代剑名,谓其锋利可以斩马。汉成帝时,安昌侯张禹因是皇帝的老师而受重用任丞相。朱云上书求见,向成帝请求赐给尚方斩马剑,要斩杀当朝丞相佞臣张禹来警告其他大臣。结果触怒了成帝,朱云差点丧命。“尚方”是少府

  • 动如参商

    参(shēn)、商,星宿名。两星此出彼没,两不相见,旧时常以参、商比喻兄弟不睦;或形容朋友间久别不遇。公元前541年,晋平公生病,郑简公派郑子产出使晋国,同时问候晋侯病情。晋大夫叔向向子产介绍晋平公病

  • 万绪千头

    形容事物繁杂纷乱,头绪很多。明 贾仲名《升仙梦》第四折:“桃腮点嫩朱,柳眉愁未足,万绪千头,一点情舒。”郭沫若《牧羊哀话》:“但这万绪千头,我不知道该从何处说起呢!”参见“千头万绪”。见“千端万绪”。

  • 垂青目

    同“垂青”。《红楼梦》十五回:“海内众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垂青目的。”

  • 未之前闻

    从前没听说过。语出《礼记.檀弓上》:“公仪仲子之丧,檀弓免焉。仲子舍其孙而立其子。檀弓曰:‘何居?我未之前闻也。’”三国.魏.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墨翟之术何称?田单之智何贵?老夫不敏,未之前闻

  • 式围

    《诗.商颂.长发》:“帝命式于九围。”毛传:“九围,九州也。”后因以“式围”称九州。明杨慎《丹铅总录.地理》:“汤时,鬼方已内属于式围之中,而复叛于中衰之日,故高宗代之以中兴殷道也。”【词语式围】  

  • 床头周易

    《世说新语.赏誉》“武帝每见济(王济)辄以湛调之曰:‘卿家痴叔死未?’济常无以答。既而得叔,后武帝又问如前,济曰:‘臣叔不痴’”刘孝标注引《晋纪》载:晋王湛,字处冲,隐德,人莫之知,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