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蓼莪废讲

蓼莪废讲

《诗.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毛传:“民人劳苦,孝子不得终养尔。”郑玄笺:“恨不得终养父母,报其生长己之苦。”又《晋书.王裒传》:“〔裒〕痛父非命(父仪被司马昭杀害),未尝西向而坐,示不臣朝廷也……及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受业者并废《蓼莪》之篇。”后因以“《蓼莪》废讲”为孝子对亡故父母的悲痛哀思。宋陆游《生日子聿作五字诗为寿追怀先亲》诗:“负米养亲无复日,《蓼莪》废讲岂胜悲。”


【典源】《晋书·王裒传》:“ (王) 裒(pou) 少立操尚,行己以礼,身长八尺四寸,容貌绝异,音声清亮,辞气雅正,博学多能,痛父非命,未尝西向而坐,示不臣朝廷也。于是隐居教授,三征七辟皆不就。……及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受业者并废《蓼莪》之篇。”《南史·顾欢传》:“母亡,(顾欢) 水浆不入口六七日,庐于墓次,遂隐不仕。于剡天台山开馆聚徒,受业者常近百人。欢早孤,读《诗》至‘哀哀父母’,辄执书恸泣,由是受学者废《蓼莪篇》,不复讲焉。”

【今译】 晋代王裒德操高尚,博学多能,对父母克尽孝道,后因父王仪被司马昭所杀而隐居教授,屡征不仕。他诵读《诗经》时,每当读到《蓼莪》一篇中“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一段,总是痛哭不止。他的学生为免其哀痛,废去《蓼莪》一篇不讲(《蓼莪》篇为孝子追念父母之作)。南朝顾欢亦有类似事。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对亡故父母的追念伤悼。

【典形】 废蓼莪、蓼莪废讲、蓼莪俱废、洒泪蓼莪、生徒废蓼莪、王裒泣血、蓼莪泣数行、蓼莪开卷悲、王裒废蓼莪、废蓼莪诗。

【示例】

〔废蓼莪〕 宋·陈与义《题董宗禹园先志亭》:“我已废蓼莪,感兹泪河翻。”

〔蓼莪废讲〕 宋·陆游《生日子聿作五字诗为寿追怀先亲》:“负米养亲无复日,蓼莪废讲岂胜悲。”

〔洒泪蓼莪〕 明·高启《广陵孙孝子爱日堂》:“自惭不及君庆多,洒泪蓼莪空废诵。”

〔生徒废蓼莪〕 清·钱谦益《简侯研德并示记原》:“知君耻读王裒传,但使生徒废蓼莪。”

〔王裒泣血〕 清·顾炎武《陈生芳绩两尊人先后即世》之二:“弘演纳肝犹报主,王裒泣血倍思亲。”


猜你喜欢

  • 穆王八骏

    《列子.周穆王》:“王大悦,不恤国事,不乐臣妾,肆意远游。命驾八骏之乘……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穆天子传》卷一:“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踰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晋王嘉《拾遗记.

  • 梅羹

    源见“盐梅和鼎”。指宰辅之位。唐令狐楚《将赴洛下旅次汉南献上相公二十兄言怀八韵》:“龙衮期重补,梅羹伫再和。”

  • 贯手著棼

    棼:阁楼的栋。箭穿过手而著于屋栋,比喻善射。《汉书.太史慈传》:“慈尝从孙策讨麻保贼,贼于屯里缘楼上引詈,以手持楼棼。慈引弓射之,矢贯手著棼。围外万人莫不称善。”詈( ㄌㄧˋ lì 利):骂连动

  • 一抔土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法律规定盗宗器物者弃市,这样处置罪犯也就够了。意不能再加重)。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意思是罪行和处刑要相适,量刑时,要根据罪情的轻重恰当处理

  • 触株兔

    源见“守株待兔”。喻自投罗网者。《三刻拍案惊奇》卷二六:“难张穿花翅,竟作触株兔。”

  • 绠短

    源见“绠短汲深”。比喻才识短浅。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通变》:“然绠短者衔渴,足疲者辍途,非文理之数尽,乃通变之才疏耳。”【词语绠短】   汉语大词典:绠短

  • 面如傅粉,唇如涂朱

    傅:擦。朱:朱红,指红色化妆品。形容脸蛋白净,嘴唇红润。《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九回:“偶于途中望见异人,生得面如傅粉,唇若涂朱。”《歧路灯》第三回:“娄潜斋看那学生时,面如傅粉,唇如涂朱,眉目间一片聪明

  • 豹斑

    同“豹一斑”。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顾受笙》:“以其遗稿一册属余点定,略摘一二,以存豹斑。”【词语豹斑】   汉语大词典:豹斑

  • 阅川

    晋陆机《叹逝赋》:“悲夫!川阅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后以“阅川”比喻年华。唐张说《鄎国长公主神道碑铭》:“皇上念同气之至美,感阅川之永谢。”【词语阅川】   汉语大词典:阅川

  • 以荷析薪

    《左传.昭公七年》:“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古语有父亲砍好了薪柴,可是他的儿子却背不走。后遂以“以荷析薪”为子继父业之典。《南齐书.张沖传》:“沖故吏青州治中房长瑜谓孜(沖子)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