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董狐直笔

董狐直笔

左传.宣公二年》:“乙丑,赵穿杀灵公于桃园。宣子(即赵盾)未出山而复。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不隐,指直书不讳)。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春秋时,晋灵公要杀赵盾,赵盾被武士倒戈相救,当他未逃出晋国国境时,便听说他的族侄赵穿于桃园杀死晋灵公,另立晋成公为君。赵盾身为大夫,回朝后没有惩治赵穿。晋国史官董狐认为弑君的责任在赵盾身上,因直书“赵盾弑其君”。孔子称赞董狐这样写是“良史”的品格和笔法。后因以“董狐笔”用为敢于坚持求实精神刚正不阿的良史的典故。

宋.文天祥《正气歌》:“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偏正 比喻言论公正。晋灵公暴虐,赵盾谏阻获罪亡命,未出国境,灵公被赵盾子所弑,太史董狐在史书:“赵盾弑其君。”宋·黄庭坚《王彦祖惠其祖黄州制草书其后》:“脱略看时辈,诸君等发蒙。董狐常直笔,汲黯少居中。”△多用于言论方面。


【词语董狐直笔】  成语:董狐直笔汉语词典:董狐直笔

猜你喜欢

  • 狂奴

    源见“狂奴故态”。称狂放不羁的人。南朝梁武帝《答萧琛》诗:“勿谈兴运初,且道狂奴异。”【词语狂奴】   汉语大词典:狂奴

  • 九畴

    源见“龟畴”。指传说中天帝赐给禹治理天下的九类大法,即《洛书》。泛指治理天下的大法。唐 张说之《开元正历颂》:“龟易八卦,龙书九畴。”唐王昌龄《箜篌引》:“仆本东山为国忧,明光殿前论九畴。”【词语九畴

  • 绝缨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第十四章:“楚庄王赐其群臣酒,日暮酒酣,左右皆醉。殿上烛灭,有牵王后衣者。后挖(音hé,拔引)冠缨而绝之,言于王曰:‘今灭烛,有牵妾衣者,妾扢其缨而绝之,愿趁火视绝缨者。’王曰

  • 塞上翁

    同“塞翁”。唐高適《金城北楼》诗:“垂竿已谢磻溪老,休道犹思塞上翁。”【词语塞上翁】   汉语大词典:塞上翁

  • 书传青鸟

    同“青鸟传书”。明王玉峰《焚香记.议亲》:“书传青鸟叶题红,秦 晋殷勤两意通。”

  • 爨下音

    源见“焦尾琴”。灶下焚烧桐木发出的火裂声。喻良才遭厄。金元好问《短日诗》:“零落沟中断,酸嘶爨下音。”【词语爨下音】   汉语大词典:爨下音

  • 瓦合之卒

    士兵如破瓦之相合,虽合然而不齐。犹如说乌合之众。《汉书.郦食其传》:“起瓦合之卒,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偏正 瓦合,碎瓦相拼合。卒,士兵。像破碎的瓦片凑合在一起一样的士兵。比喻没有组织纪律、没有战斗

  • 龙举云属

    同“龙兴云属”。《南齐书.高帝纪上》:“麾旆所临,风行草靡;神算所指,龙举云属。”见“龙兴云属”。《南齐书·商帝纪上》:“麾旆所临,风行草靡,神算所指,~。”【词语龙举云属】  成语:龙举云属汉语大词

  • 家四壁

    同“家徒四壁”。宋苏轼《陈伯比和回字复次韵》:“诗书好在家四壁,蒲柳蓊然城一隈。”宋陆游《斋中杂兴》诗之七:“衰残口两齿,困厄家四壁。”

  • 广陵瓜

    《三国志.吴书.步骘传》:“世乱,(骘)避难江东,单身穷困,与广陵卫旌同年相善,俱以种瓜自给,昼勤四体,夜诵经传。”三国时的步骘,在乱世中到江东广陵避难,与当地人卫旌同岁,二人交为好友,均以种瓜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