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著鞭

著鞭

源见“祖鞭先著”。谓着手进行,开始去做。后多以勉励人努力进取。唐韩翃《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时辈已争先,吾兄未著鞭。”宋陆游《书事》诗之三:“功名在子何殊我,惟恨无人快著鞭。”


【词语著鞭】   汉语词典:著鞭

猜你喜欢

  • 塞上翁

    同“塞翁”。唐高適《金城北楼》诗:“垂竿已谢磻溪老,休道犹思塞上翁。”【词语塞上翁】   汉语大词典:塞上翁

  • 贪天之功

    泛指把别人的功劳记在自己账上。公元前636年,晋公子重耳归国为君后,赏赐功臣。介之推随从他在外流亡十九年,但却不提自己的功劳,而晋文公在赏赐功臣时也就把他忘了。介之推遂与其母隐居绵上而死。他说,晋献公

  • 才疏志大

    《后汉书.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暗。”后以“才疏志大”谓志向大而才能小。《魏书.南安王桢东平王略等传

  • 日知其所亡

    亡:同“无”。指不知道的东西。 每天学到一些自己所未知的。 表示学有长进。语出《论语.子张》:“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夫子积学,当

  • 拱树

    源见“墓木已拱”。指坟墓。唐陈子昂《为人陈情表》:“宿草成列,拱树荒凉。”【词语拱树】   汉语大词典:拱树

  • 駏蛩

    《淮南子.道应训》:“北方有兽,其名曰蹷,鼠前而兔后,趋则顿,走则颠,常为蛩蛩駏驉取甘草以与之,蹷有患害,蛩蛩駏驉必负而走。”后因以“駏蛩”形容关系密切、互相救助或狼狈为奸。唐韩愈《醉留东野》诗:“低

  • 千日醉

    源见“千日酒”。谓久醉不醒。常寓嗜饮忘怀之意。唐杜甫《垂白》诗:“甘从千日醉,未许七哀诗。”宋陆游《遣兴》诗:“纵酒山南千日醉,看花剑外十年狂。”

  • 孙弘东阁

    同“孙弘阁”。清袁枚《哭襄勤伯鄂公》诗之三:“回首孙弘东阁冷,哭君两世益凄其。”

  • 皂白不分

    同“不分皂白”。比喻好坏不能分辨。清林则徐《札澳门同知传谕义律准驳条款》:“至不驱之夷,应俟事竣,另行示期,再准搬回长住,不得混入驱逐奸夷之内,纷纷回澳,致令皂白不分,自取玷辱。”见“不分皂白”。清·

  • 罗织

    罗:搜寻;织:编造。指虚构罪名,陷害无辜。出自唐来俊臣之事迹。来俊臣(651-697年),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武则天时,以告密受重用,曾任侍御史、兰台御史中丞等职。他曾与党羽编造《告密罗织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