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范张鸡黍

范张鸡黍

文选》范云《赠张徐稷》李善注引谢承《后汉书》:“山阳范氏,字巨卿,与汝南张元伯(张劭)为友,春别京师,以秋为期。至九月十五日,杀鸡作黍,二亲笑曰:‘山阳去此几千里,何必至?’元伯曰:‘巨卿信士,不失期者’。言未绝而巨卿至。”

范式、张劭远隔千里,相期约会,劭对式坚信不疑,式果如期赴约。后以“范张鸡黍”比喻朋友间的信义与深情。

《群音类选.〈金貂记.饯居田里〉》:“良友各天涯,怎能勾起范张鸡黍重相会。”


并列 比喻朋友间的信义与深情。语本《后汉书·范式传》:“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论语·微子》:“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元·白朴《摸鱼子》:“季鹰千里莼鲈兴,更喜~。”△褒义。多用于友情方面。


【典源】 《太平御览》 卷四○七引吴·谢承《后汉书》 曰:“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少游太学,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春别京师,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以秋为期。至九月十五日,杀鸡作黍,二亲笑曰:‘山阳去此几千里,何必至?’元伯曰:‘巨卿信士,不失期者。’言未绝而巨卿果到。升堂拜母,饮尽欢而别。后元伯寝疾笃,……临终叹曰:‘恨不见死友。’寻卒,式梦见元伯玄冕垂缨,屣履而呼曰,‘吾死,当以某日葬,永归黄泉。子不我忘,岂能相及?’式觉而悲,驰往赴之,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未届而丧已发,引至圹将窆 (bian),而柩不肯进。其母抚之曰:‘元伯岂有望也?’妻曰:‘亡者有遗恨,必待范先生耳。’停柩移时,见有素车白马哭而来,母曰:‘必巨卿也。’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异路,永从此辞。’会葬者千人,皆挥涕。式执绋引,柩乃前进。式留止冢次,修坟树而退。”《后汉书·范式传》亦载。

【今译】 后汉范式 (字巨卿) 与张劭(字元伯) 是好友,二人同在京师太学学习,后一起告归乡里,离开京师。范式对张劭说:“过二年当回来,顺路我要拜访令尊。”订好以秋为期。到时至九月十五日,张劭便杀鸡作黍,父母笑他说:“山阳离这几千里,有那么准吗?”张劭说:“巨卿是守信的人,一定不误期。”话未说完范式便到了,升堂拜见张父母,尽欢而别。后来张劭得重病,临终叹道:“只恨见不到生死之交。”当夜范式梦见张劭来对他说:“我死,订以某日下葬。你不会忘记我,但怎么来得及呢?”范式醒来马上穿上孝服,乘车赶去,还未到而已经发丧,到坟边将要下葬,但棺柩搬不动。张母抚棺问:“元伯还有话吗?”张妻说:“死人有遗憾,一定是等范先生。”停柩等待,见远处有素车白马,车上人恸哭而来,果然是范式赶到,范叩棺说:“去吧元伯! 死生不同路,请从此永别。”于是棺柩移动。范为之修好坟树才离开。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友情真挚,可称生死之交; 或指款待友人; 也用以吊唁亡友。

【典形】 白马故人、范黍、范张、范张鸡黍、鸡黍、鸡黍期、鸡黍约、巨卿哭、千里论交、死结生交、素车、素车白马、寻范式、幽明永隔、元伯相葬、张范通灵、范张千里约、张范善终始、只鸡平生约、升堂他日约、白马悲送、鸡黍恨、待巨卿。

【示例】

〔白马故人〕 唐·骆宾王《乐大夫挽歌诗》之四:“青乌新兆去,白马故人来。”

〔范黍〕 唐·白居易《咏家醖》:“酿糯岂劳吹范黍,撇刍何假漉陶巾。”

〔范张〕 明·陈子龙《会葬夏瑗公》之一:“范张未毕生平语,泪洒南枝泪有语。”

〔范张鸡黍〕 元·白朴《摸鱼子·用前韵送敬之》:“季鹰千里莼鲈兴,更喜范张鸡黍。”

〔鸡黍期〕 宋·黄庭坚《次韵正仲三丈》:“人间鸡黍期,天上德星聚。”

〔鸡黍约〕 宋·范成大《鲁如晦郎中挽词》之一:“寂寥鸡黍约,望眼一潸然。”

〔巨卿哭〕 唐·杜牧《池州李使君殁》:“巨卿哭处云空断,阿鹜归来月正明。”

〔千里论交〕 宋·苏轼《次韵答孙侔》:“千里论交一言足,与君盖亦不须倾。”

〔死结生交〕 明·徐渭《狱中书扇寄葛景文》:“赏音博物推华焕,死结生交有范张。”

〔素车〕 唐·杜甫《哭韦大夫之晋》:“素车犹恸哭,宝剑欲高悬。”

〔素车白马〕 清·秋瑾《挽故人陈阕生》:“素车白马难为继,斗酒只鸡徒自嗟。”

〔寻范式〕 明·徐渭《李子遂死予设位哭之》:“生刍解识徐家物,死梦应寻范式来。”

〔幽明永隔〕 宋·王安石《全椒张公有诗》:“幽明永隔休炊黍,真俗相妨久绝弦。”

〔元伯相葬〕唐·元稹《与乐天同葬杓直》:“元伯来相葬,山涛誓抚孤。”

〔张范通灵〕 南朝梁·江淹《伤友人赋》:“虽乏张范通灵之感,庶同嵇向笃徒之哀。”


【词语范张鸡黍】  成语:范张鸡黍汉语词典:范张鸡黍

猜你喜欢

  • 子房

    参见:子房筹【词语子房】   汉语大词典:子房

  • 七碗茶

    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新茶》诗:“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

  • 作息

    汉王充《论衡.偶会》:“作与日相应,息与夜相得也。”后因称劳作和休息为“作息”。唐白居易《偶作》诗之二:“一日分五时,作息率有常。”【词语作息】   汉语大词典:作息

  • 勇虫

    源见“螳臂挡车”。指螳螂。晋葛洪《抱朴子.广譬》:“是以晋文回轮于勇虫而壮士云赴,勾践曲躬于怒蛙而戎卒轻死。”【词语勇虫】   汉语大词典:勇虫

  • 归元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先轸〕免胄入狄师,死焉。狄人归其元,面如生。”元,首。后以“归元”谓归还人头。北周庾信《哀江南赋》:“狄人归元,三军凄怆。”程善之《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即用其韵》:“城门免胄

  • 河内之借

    源见“借寇恂”。称赞地方官德政卓著,深受人民爱戴。北周庾信《周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河内之借,寇恂更惭谒帝;交州之请,士燮还著上表。”

  • 回肠荡气

    肝肠回旋,心气动荡。喻音乐或文辞感人之深。语本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感心动耳,回肠伤气。”亦作“荡气回肠”。三国魏曹丕《大墙上蒿行》:“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并列 形容音乐、文学

  • 交同

    指相互交友而又志向相同。《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下》:“曾子曰:‘天下有道,则君子欣然以交同;天下无道,则衡言不革。’”

  • 求羊

    《文选》卷四十五晋.陶渊明《归去来辞》唐.李善注引东汉.赵岐《三辅决录》:“蒋诩字元卿,舍中三迳,唯羊仲求仲从之游,皆挫廉逃名不出。”东汉名士蒋诩,曾在院中竹下开三径,终日闭门不出,惟有老朋友羊仲、求

  • 倚盖

    《淮南子.天文训》:“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高诱注:“倾,高也。”后因以“倚盖”比喻天的形状。《晋书.天文志上》:“天之居如倚盖,故极在人北,是其证也。极在天之中,而今在人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