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羊昙华屋

羊昙华屋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谢安传》(卷七九):“羊县者,太山人,知名士也,为安所爱重。安薨后,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尝因石头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西州门。左右白曰:‘此西州门。’昙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曹子建诗:‘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恸哭而去。”

晋时谢安死后,羊昙感念他的知遇之恩,诵曹植“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诗句哀悼谢安。后因以“羊昙华屋”用为悼念亡友的典故。

清.王士祯《感旧集序》:“回忆旧游,不胜羊昙华屋之痛。”


猜你喜欢

  • 魏舒能

    源见“魏舒画筹”。指魏舒善射。北周庾信《北国射堂新成》诗:“直知王济巧,谁觉魏舒能?”

  • 千里始足下

    参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词语千里始足下】  成语:千里始足下汉语大词典:千里始足下

  • 辞不达义

    《仪礼.聘礼》:“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后以“辞不达义”指说话写文章不能确切地表达意思。清 顾张思《土风录》卷十二:“语言糊涂曰辞不达义。”主谓 说话写文章不能确切地表达意思。语

  • 浃背汗流

    同“汗流浃背”。常用来形容惭愧或惶恐之甚。郭沫若《文艺论集.论诗三札》:“当其方成的时候,总觉得满腔高兴,及到过了两 日,自家反复读读看时,又不禁浃背汗流了。”见“汗流浃背”。郭沫若《文艺论集·论诗三

  • 归依

    佛家语。亦作皈依。谓归投依伏,舍邪法而修正法。《胜鬘经》:“一切法常住,是故我归依。《大乘义章.十》:“归投依伏,故曰归依。归依之相,如子归父;依伏之义,如民依王,如怯依勇。”《义林章.四本》:“归依

  • 仁义之人,其言蔼如

    蔼如:犹“蔼然”,美好和善的样子。 有仁义道德的人,言语谈吐是美好和善的。语出唐.韩愈《答李翊书》:“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清.袁枚《答友人论文第二书》:“夫道若大

  • 谢朓霞绮

    《文选》卷二十七南朝齐.谢玄晖(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谢朓曾以绮之丽比拟晚霞。后用作咏霞之美好的典故。唐.唐彦谦《红叶》诗:“谢朓留霞绮,甘宁叶锦张。”

  • 鱼游釜底

    形容鱼已放进锅里,只能待毙,别无出路。顺帝汉安元年(142年),张纲以不畏权贵,弹劾大将军梁冀而外放为广陵(今扬州)太守。当时,张婴率领的人民起义军纵横广陵,“积十余年,朝廷不能讨”。纲之任,即亲至其

  • 叩辕

    同“叩牛角”。宋陆游《雨夜观史》诗:“未能剧论希扪虱,且复长歌学叩辕。”【词语叩辕】   汉语大词典:叩辕

  • 识面台官

    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七:“吴龙图 中复性谨约,详于吏治,自潭州通判代还。孙文懿公为中丞,闻其名,初不之识,即荐为监察御史里行。或问文懿:‘何以不相识而荐之?’文懿笑曰:‘昔人耻为呈身御史,吾岂荐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