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四通八达的大路。云衢:云间大道,旧时比喻仕途显达、顺利。郤诜(shēn),济阴单父(今山东单县)人。少博学,以对策而踏入仕途,所以《晋书》的作者高度评价了当时朝廷求贤于民间的这一做法。他说:“治理
源见“南山种豆”。咏田间劳作的归隐生活。柳亚子《少年》诗:“嵇生柳下曾无锻,杨恽南山尚有诗。”
同“点鬼簿”。明陶宗仪《辍耕录.点鬼录》:“文章用事填塞故实,旧谓之点鬼录,又谓之堆垛死尸。”【词语点鬼录】 汉语大词典:点鬼录
宋 胡继宗《书言故事.子孙》:“烟楼,灶上烟窗也,言子过父,犹如跨灶撞破烟楼也。”后以“撞破烟楼”喻子胜于父,后人胜过前人。宋苏轼《与陈季常书》:“在定日作《松醪赋》一首,今写寄择等,庶以发后生妙思,
源见“家鸡野雉”。比喻书法的不同艺术风格。宋苏轼《次韵米芾二王书跋尾》:“秋蛇春蚓久相杂,野鹜家鸡定谁美?”【典源】《南史·王僧虔传》:“庾征西翼书,少时与右军齐名,右军后进,庾犹不分,在荆州与都下人
汉代考试取士方法之一。由主试者事先拟试题,写在简策上,分为甲乙两科,列置案上。应试者随意选取,当场据题作答。主试者按题目难易和所答内容而定优劣。后以此为典,泛指考试。【出典】:《汉书》卷78《萧望之传
《文选.王褒〈洞箫赋〉》:“原夫箫干之所生兮,于江南之丘墟。”李善注:“《江图》曰:慈母山,此山竹作箫笛,有妙声。《丹阳记》曰:江宁县 慈母山,临江,生箫管竹。”慈母山为楚地,因称箫为“楚箫”。亦指其
源见“伶伦凤律”。嶰管吹奏的音律。宋苏轼《送家安国教授归成都》诗:“鸣呼应嶰律,飞舞集虞廷。”亦为箫、笛等管乐器的美称。《宋史.乐志八》:“嶰律吹莩,彝尊奠酒。”【词语嶰律】 汉语大词典:嶰律
《后汉书.朱晖传》附《朱穆传》:“穆字公叔。年五岁,便有孝称。父母有病,辄不饮食,差乃复常。及壮耽学,锐意讲诵,或时思至,不自知亡失衣冠,颠队坑岸。……其尊德重道,为当时所服。……穆又著《绝交论》,亦
唐杜光庭《神仙感遇传》(见《佩文韵府》卷五“微韵”“武威”下引。《旧小说》丙集。《道藏举要》第七类。《道藏.洞玄部传类》):“汉武威太守刘子南,从道士尹公授务成子萤火丸,佩之能隐形避兵(避原作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