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绝圣弃智

绝圣弃智

圣:指聪明。 抛弃聪明才智。 道家认为弃绝人的聪明才智,才能实现太平至治。语出《老子》一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庄子.胠箧》:“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唐.陈子昂《续唐故中岳体玄先生潘尊师碑颂并序》:“绝圣弃智,不耀其光。”明.袁宏道《广庄.齐物论》:“恶盈善退,绝圣弃智,道家之是非也。”


并列 尽弃聪明机巧,归求人的自然纯朴。语出《老子》19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明·袁宏道《广庄·齐物论》:“恶盈善退,~,道家之是非也。”△一般用于劝诫人返归自然纯朴的本性,这是古代老庄的无为而治的思想。也作“绝圣弃知”。


【词语绝圣弃智】  成语:绝圣弃智汉语词典:绝圣弃智

猜你喜欢

  • 好谋而成

    见〔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偏正 通过深思熟虑办好事情。语出《论语·述而》:“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旧唐书·李光进等传论》:“古所谓名将者,不必蒙轮拔距之材,拉虎批熊之力,要以义终始,~。”△

  • 株待

    同“株守”。《聊斋志异.菱角》:“大乱时,人事翻覆,何可株待?”【词语株待】   汉语大词典:株待

  •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人得其平就不言语,水得其平就不流动。 意犹“物不得其平则鸣”。语出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一八.长灵守卓禅师》:“问:‘佛未出世时如何?’师曰:‘绝毫绝厘。’曰:‘出世后如何?”师曰:‘填沟塞壑。’曰

  • 知非伯玉

    源见“蘧瑗知非”。谓能因时达变、感悟前愆之人。宋李曾伯《满江红.丁未初度自赋》词:“当贵买臣毋足羡,知非伯玉真能觉。问心期、应有海翁鸥,山人鹤。”

  • 三不入

    源见“过门不入”。谓三过家门而不入。形容尽心竭力,忠于职守。宋苏辙《送顾子敦奉使河朔》诗:“君忧臣辱自古然,自说过门三不入。”【词语三不入】   汉语大词典:三不入

  • 言不尽意

    见〔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主谓 尽,完全表达出来。所说的不能完全表达出内心的意思。语出《周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孔颖达疏:“意有深邃委曲,非言可写,是~也。”二春居士《海天鸿雪记》:“

  • 半刺

    晋庾亮《答郭预书》:“别驾旧与刺史别乘,同流宣王化于万里者,其任居刺史之半。”后因以“半刺”指州郡长官下属的官吏,如长史、通判等。唐杨炯《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辎车就列,化洽于二州;油轼当官,政

  • 一戎衣

    《书.武成》:“一戎衣,天下大定。”《礼记.中庸》:“壹戎衣而有天下。”《书经》上说的是,一著戎服,便将讨灭商纣,于是天下就得到安定。据汉朝郑玄说,“一戎衣”,就是《书.康诰》上说的“殪戎殷”,衣,读

  • 潘郎

    源见“潘安貌”。代指情郎。前蜀韦庄《江城子》词之一:“缓揭绣衾,抽皓腕,移凤枕,枕潘郎。”宋周邦彦《玲珑四犯》词:“秾李夭桃,是旧日潘郎,亲试初艳。”【词语潘郎】   汉语大词典:潘郎

  • 孔雀金屏

    源见“锦屏射雀”。谓择婿。明 孙柚《琴心记.空门遇使》:“薄福牛郎身已殡,凭教别箭,重穿孔雀金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