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纸醉金迷

纸醉金迷

宋 陶穀《清异录.居室》:“〔孟斧〕有一小室,窗牖焕明,器皆金饰,纸光莹白,金彩夺目,所亲见之,归语人曰:‘此室暂憩,令人金迷纸醉。’”原形容令人沉醉的富丽华美的境地,后用“纸醉金迷”比喻奢侈豪华的享乐生活。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京师梨园》:“几处旗亭能讴《水调》,谁家箫鼓不按《凉州》,既纸醉以金迷,复花交而锦错。”《孽海花》七回:“船上扎着无数五色的彩球,夹着各色的鲜花,陆离光怪,纸醉金迷。”


并列 富丽堂皇的境况令人沉醉。比喻奢侈淫逸的享乐生活。语本宋·陶谷《清异录·居室》:“有一小室,窗牖焕明,器皆金纸,光莹四射,金采夺目。所亲见之,归语人曰:‘此室暂憩,令人金迷纸醉。’”郑理《傲骨》:“在这‘东方巴黎’、世界著名的‘冒险家的乐园’里,有的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灯红酒绿,~。”△贬义。多用于描写不健康的享乐生活。也作“金迷纸醉”、“迷金醉纸”。


纸醉金迷”又作 “金迷纸醉”,比喻骄奢淫逸的生活。“灯红酒绿”一语义亦同此,但好理解,而 “纸”何以言 “醉”、“金”何以言 “迷”呢?

宋·陶榖 《清异录·金迷纸醉》中说,唐代有个治疗痈疽( yōnɡ jū 脓疮) 的医生叫孟斧,昭宗时经常进宫去治病,对宫中的情况非常熟悉。唐末入蜀,将自己住的小屋依照宫中的情况进行装饰,所有的器具都用金纸贴上,光莹四射,金彩夺目,还对人说: “此室暂憩 ( qì) ,令人金迷纸醉。”意思是说,只要在此房中暂时休息一下,就会令人对此室的情况感到迷惑,而且还感到沉醉。

因为家具上都贴了金纸,金彩使人迷恋,所以是 “金迷”。在那小巧玲珑而又金彩夺目的房间里,金纸的色泽使人陶醉,所以是“纸醉”。既 “金迷”又 “纸醉”,故言 “金迷纸醉”或 “纸醉金迷”。后世遂以此语比喻那种骄奢淫逸的生活。


【词语纸醉金迷】  成语:纸醉金迷汉语词典:纸醉金迷

猜你喜欢

  • 王乔屦

    同“王乔凫舄”。南朝 梁吴均《赠周兴嗣》诗之二:“千里无关梁,安得王乔屦?”【词语王乔屦】   汉语大词典:王乔屦

  • 侯门仁义

    《庄子.胠箧》:“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为之仁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庄子》指出虽诸侯之家,实为盗窃仁义之名而标榜

  • 谤书盈箧

    源见“箧中书”。形容诽谤和攻讦之书函甚多。宋刘仙伦《贺新郎.寿王侍郎简卿》词:“奈自古、功成人妒。君看乐羊中山役,任谤书盈箧终无据。”【典源】《吕氏春秋·乐成》:“魏攻中山,乐羊将。已得中山,还反(返

  • 蛮府参军

    《世说新语.排调》:“郝隆为桓公南蛮参军,三月三日会,作诗。不能者,罚酒三升。隆初以不能受罚,既饮,揽笔便作一句云:‘隅跃清池。’桓问:‘娵隅是何物?’答曰:‘蛮名鱼为娵隅。’桓公曰:‘作诗何以作蛮语

  • 席帽侧

    源见“独孤侧帽”。形容风姿潇洒。宋范成大《与正夫朋元游陈侍御园》诗:“城中马上那知此,尘满长裾席帽侧。”

  • 乌江渡

    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权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

  • 衔花雀

    同“报恩雀”。唐王湾《秋夜寓直即事怀赠萧令公裴侍郎兼通简南省诸友人》诗:“敢忘衔花雀,思同附骥蝇。”

  • 求田

    同“求田问舍”。宋曾巩《赠张伯常之郢见过》诗:“志大肯同悲抱璞,识高宁许笑求田。”宋王安石《游西霞庵约平甫至因寄》诗:“求田此山下,终欲忤陈登。”【词语求田】   汉语大词典:求田

  • 邑中黔

    《左传.襄公十七年》:“宋皇国父为太宰,为平公筑台,妨于农收。子罕请俟农功之毕,公弗许。筑者讴曰:‘泽门之晳,实兴我役。邑中之黔,实慰我心。’晋.杜预注:“皇国父白皙而居近泽门。子罕黑色而居邑中。”春

  • 善刀而藏

    揩干了刀,把刀藏起来。《庄子.养生主》:“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后以“善刀而藏”比喻适可而止,有才能不表露在外面。偏正 善,拭。将刀拭擦干净收藏起来。比喻行事适可而止,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