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竹报平安

竹报平安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下》:“卫公(李德裕)言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纲维,管僧寺事务的和尚。后以“竹报平安”指平安家书。俗亦用作春帖语。宋韩元吉《水调歌头.席上次韵王德和》词:“月白风清长夏,醉里相逢林下,欲辨已忘言。无客问生死,有竹报平安。”


主谓 平安家书。语本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支植下》:“卫公言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宋·韩元吉《水调歌头·席上次韵王德和》:“月白风清长夏,醉里相逢林下,欲辨已忘言。无客问生死,有~。”△褒义。多用于指平安信息,也常作楹联吉祥用语。


【词语竹报平安】  成语:竹报平安汉语词典:竹报平安

猜你喜欢

  • 乐镜

    同“乐昌之镜”。唐温庭筠《和太常杜少卿东都修竹里有嘉莲》:“同心表瑞荀池上,半面分妆乐镜中。”

  • 七才子

    明代弘治、正德时期文学家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的并称,而以李何为首。他们对于文学的见解虽不尽一致,但大都反对宋代以来的诗文,强调复古,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成为一个流

  • 清君侧

    《公羊传.定公十三年》:“晋赵鞅取晋阳之甲,以逐荀寅与士吉射。荀寅与士吉射曷为者也?君侧之恶人也。此逐君侧之恶人,曷为以叛言之?无君命也。”曷:何。荀寅和士吉射占据君主之旁为非作歹,因被驱逐。因以清除

  • 擘钗

    唐.白居易《长恨歌》:“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名篇《长恨歌》中,用钗擘钿分描绘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离别之恨。后以“擘钗”喻夫妻离散之典。宋.朱

  • 褎如充耳

    褎( ㄧㄡˋ yòu 又)盛服的样子。充耳:塞耳不闻。意思是指人的服饰出众,却无德行可以称颂。《诗.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并列 服饰尊盛而德行不能相称。语出《诗经·邶风·旄丘》:“

  • 桑苧翁

    《新唐书.隐逸.陆羽传》:“上元初,更隐苕溪,自称桑芋翁,阖门著书。”唐.陆羽隐居苕溪,自称桑芋翁。后因用以喻隐士。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三《过武连县北柳池安国院煮泉试日铸顾渚茶院有二泉皆甘寒傅云唐僖

  • 夫复何言

    夫( ㄈㄨˊ fú ):发语词。 还能再说什么呢? 表示感慨很深,不想多说。语出《文选.李陵〈答苏武书〉》:“嗟乎子卿,夫复何言!”《后汉书.李固传》:“固身已矣,于义得矣,夫复何言!”《魏书.

  • 画沙藏锋

    唐.颜真卿《颜鲁公文集.张长史十二意笔法意记》(卷一五):“闻于褚河南曰:‘用笔当须如印泥画沙。’思所以,不悟。后于江岛遇见沙地,平净令人意悦欲书,乃偶以利锋画其劲险之状,明利媚好,乃悟用笔而锥画沙,

  • 山公人地

    源见“山公启事”。形容做官做人光明磊落。清吴伟业《茸城行》:“给事才名矫若龙,山公人地清如鹄。”

  • 牛眠指葬

    源见“牛眠地”。指选择风水好的地方下葬。明 吾丘瑞《运甓记.家门始末》:“蚶鲊嗔封,牛眠指葬,范逵特荐显东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