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立仗马

立仗马

排立在宫门前为皇帝作仪仗的马。喻畏祸而不敢直谏的臣子。亦称“仗下马”。出自唐李林甫之语。李林甫事迹见“弄獐”条。李林甫为了阻止百官直接向皇帝进言政事,便威胁他们说:“你们看见那些立仗马了吗?终日无声,而能得到三品的食料;一旦鸣叫,马上就会被赶走。到那时纵然后悔也晚了。”由是,无人再敢进谏。

【出典】:

新唐书》卷223上《奸臣上·李林甫传》6347-6348页:“林甫居相位凡十九年,固宠市权,蔽欺天子耳目,谏官皆持禄养资,无敢正言者。补阙杜琎再上书言政事,斥为下邦令。因以语动其余曰;‘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不暇,亦何所论?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饫三品刍豆;一鸣,则黜之矣。后虽欲不鸣,得乎?’由是谏争路绝。”

【例句】:

宋·苏轼《次韵孔文仲推官》:“君看立仗马,不敢鸣且窥。” 宋·陆游《长饥》:“早年羞学仗下马,末路幸似泥中龟。” 清·钱谦益《十一月初六召对文华殿》之十九:“夕垣又驾柴车去,朝省谁容仗马鸣。”


【典源】《新唐书·奸臣传·李林甫传》:“林甫居相位凡十九年,固宠市权,蔽欺天子耳目。谏官皆持禄养资,无敢正言者。补阙杜琎再上书言政事,斥为下邽令。因以语动其余曰:‘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不暇,亦何所论?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 终日无声,而饫(yu) 三品刍豆,一鸣,则黜之矣。后虽欲不鸣,得乎?’由是谏争路绝。”

【今译】 唐代奸相李林甫居位十九年,把持朝政,独揽大权,蒙蔽皇帝。当时谏官们都只干受俸禄,不敢言事。有一谏官上书言政事,马上被调出京去。李并且对其他谏官说:“圣明天子在上,群臣只要顺从就够了,还有什么可议论的? 你们没看见那些列仪仗的马吗? 整天不作声,而吃三品草料,一叫,就不用它了。以后虽然想不鸣,还能用它吗?”从此无人再敢谏争。

【释义】后以此典借指贪恋禄位而不敢直言的官吏。

【典形】 立仗马、马慵立仗、三品料、三品之贵、一鸣辄斥,用不鸣、仗马鸣、仗下马、马得一鸣、仗马、马以鸣当斥。

【示例】

〔立仗马〕 宋·苏轼《次韵孔文仲推官》:“君看立仗马,不敢鸣且窥。”

〔马慵立仗〕 宋·陆游《感昔》:“马慵立仗宁辞斥,兰偶当门敢怨锄。”

〔三品料〕 宋·陆游《书叹》:“仗马自贪三品料,云鹏方驾九天风。”

〔一鸣辄斥〕 宋·陆游《书意》:“一鸣辄斥不鸣烹,祸福元知未易评。”

〔用不鸣〕 明·高启 《题赵魏公马图》:“一归天嗟空老, 立仗原来用不鸣。”

〔仗马鸣〕 清·钱谦益《十一月初六召对文华殿》之十九:“夕垣又驾柴车去,朝省谁容仗马鸣。”

〔仗下马〕 宋·陆游《长饥》:“早年羞学仗下马,末路幸似泥中龟。”


【词语立仗马】   汉语词典:立仗马

猜你喜欢

  • 屠龙事业

    源见“屠龙技”。喻指艰巨而又没有什么价值的事业。清王鹏运《沁园春》词:“画虎文章,屠龙事业,凄绝商歌入破时。”

  • 镐池君

    源见“祖龙”。指水神。唐李白《古风》之三一:“遗璧镐池君,明年祖龙死。”王琦注引服虔曰:“水神是也。”【词语镐池君】   汉语大词典:镐池君

  • 取履桥

    源见“圯桥进履”。指发迹之前谦恭而受益之处。唐李德裕《奉送相公十八丈镇扬州》:“取履桥边啼鸟换,钓璜溪畔落花初。”

  • 骊驹

    源见“歌骊驹”。逸《诗》篇名。古代告别时所唱。后因以指告别。明无名氏《鸣凤记.南北分别》:“愁蕴结,心似裂,孤飞两处风与雪,肠断《骊驹》声惨切。”【词语骊驹】   汉语大词典:骊驹

  •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躬:自身。薄:轻。 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 表示自我要求严格。语出《论语.卫灵公》:“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清.谭嗣同《思纬氤氲台短书.报贝元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吾何暇计外洋之欺凌

  • 鹏背

    源见“鲲鹏展翅”。喻居高位的人。宋李曾伯《摸鱼儿.送窦制幹赴漕趁班》词:“看精淬龙泉,厚培鹏背,自此要津去。”亦借指高入云端的大山。宋苏轼《次韵孙职方苍梧山》:“远托鳌头转沧海,来依鹏背负青天。”【词

  • 九逝魂

    《楚辞.九章.抽思》:“唯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东汉.王逸注:“精魂夜归,几满十也。”战国屈原在《九章.抽思》中描写梦魂眷恋郢都,一夜之间曾九次前去探视。后因用作咏思乡之典。唐.陈子昂《宿空舲

  • 渡头桃叶

    源见“桃叶桃根”。借指送别情歌。清周之琦《珠帘卷》词:“争唱渡头桃叶,浑不解,寄相思。”

  • 钓鳌客

    源见“龙伯钓鳌”。又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狂谲》:“王严光颇有文才而性卓诡,既无所达,自称‘钓鳌客’,巡历郡县,求麻铁之资,云造钓具。”后蜀何光远《鉴诫录.钓巨鳌》:“会昌四年,李相公 绅节镇淮南日……

  • 明枪好躲,暗箭难防

    元.无名氏《独角牛》:“孩儿也,一了说明枪好躲,暗箭难防。我暗算他。”明处来的枪容易躲避,暗中射来的箭难以提防。比喻公开的攻击容易对付,暗地里的中伤最难辨白。明.罗贯中《平妖传》三回:“解下弓来,搭上